一起答
单选

“过渡理由”效应是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心中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的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过渡理由”效应的是(  )。

  • A. 由于受到舆论的压力才迫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的人,舆论压力一旦失去。他的行为也会自然地超出道德的范围
  • B. 某研究所研究员小张干一行爱一行,刻苦钻研业务,将研究工作变成自己的兴趣所在。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 C. 处于管理岗位的人会发现奖励的刺激会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员工保持高涨的热情,但是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不变,一旦失去外在奖励或者奖励无法满足员工的需要时。结果就会反而不如从前
  • D. 一位老人把附近吵闹的孩子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即不再给予报酬,结果,孩子们对大声吵闹失去了兴趣,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由图中信息可以推出的结论是以下哪一项?

    ①2000—2007年,财政收支比不断提高

    ②2000一2007年,财政支出的增长额大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额

    ③2000一2007年中,2003年度的财政支出增长额最小

    ④2000一2007年,2007年度的财政收入增长额最大

    • A. ①②
    • B. ③④
    • C. ②③
    • D. ②④
  2. 根据图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描述正确的个数是(  )。

    Ⅰ.2004年财政收入的增速比2003年快

    Ⅱ.2000—2007年,财政支出的变化规律与财政收入的变化规律一致

    Ⅲ.2000—2007年,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2.5倍以上的年份有7个

    • A. 0个
    • B. 1个
    • C. 2个
    • D. 3个
  3. 2007年和2006年两年的财政支出占该市2000年至2007年八年间财政支出的比重为(  )。

    • A. 35.6%
    • B. 38.7%
    • C. 44.2%
    • D. 50.9%
  4. 2007年与2006年相比,财政支出占财政收入的百分比(  )。

    • A. 下降了64个百分点
    • B. 上升了25个百分点
    • C. 下降了7%
    • D. 上升了3%
  5.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2000—2007年,某市财政收入平均每年增加多少亿元?

    • A. 1.2
    • B. 1.4
    • C. 1.6
    • D. 1.8
  6.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 2008年,各农产品分类中,粮食产量是最多的
    • B. 2008年与上年相比,烤烟产量的增长率最大
    • C. 2007年,苹果产量超过水果总产量的一半
    • D. 2008年,非园林水果产量占水果总产量的比重不到
  7. 2008年,下列各农产品分类中与上年相比产量增量最大的是(  )。

    • A. 粮食产量
    • B. 蔬菜产量
    • C. 水果总产量
    • D. 园林水果产量
  8. 2008年,各农产品分类大类中增长率第三高的是(  )。

    • A. 油菜籽产量
    • B. 园林水果产量
    • C. 蔬菜产量
    • D. 棉花产量
  9. 2007年,茶叶产量与烤烟产量之比为(  )。

    • A. 1:4.7
    • B. 1:4.5
    • C. 1:3.9
    • D. 1:3
  10.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幅最小的(  )。

    • A. 南昌
    • B. 新余
    • C. 吉安
    • D. 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