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植物灌溉、动物笼舍的冲洗和夏季广场、园路喷洒的用水类型是( )用水。、

  • A.养护
  • B.造景
  • C.消防
  • D.生活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背景资料

    某排水小区工程主要管道为巾1600~书2400mm的钢管,总长1312m,还包括一座12.5m3/s流量的泵站。主要管道有6m,从一条已建公路下采用混凝土套管穿过,混凝土套管采用手掘式顶管法施工。有一处从一条已建钢筋混凝土矩形管渠上通过(钢管管底与管渠外顶面间距0.7m)。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

    (1)混凝土套管顶进过程中,发现土质不稳定,为了减少阻力,工长命令在管四周超挖了20mm。

    (2)排水管道在从已建钢筋混凝土圆形管渠上通过处,采用混凝土方法支撑排水管道。

    (3)除公路下6m处混凝土套管内的钢管外,其余钢管在回填土时,为了防止变形,钢管内采用十字状支撑,支撑间距不大于3.5m,同时要求横向直径比竖向直径略大一些。

    (4)手掘式顶管时出现偏差30mm,采用挖土校正法。即:在管子偏向一侧少挖土,而在另一侧多挖些,强制管子在前进时向另一侧偏移。

    问题:

    1.简述手掘式顶管时工作坑的位置设置和支撑的原则。

    2.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否正确?

    3.手掘式顶管施工应该做哪些安全管理工作?

    4.手掘式顶管施工过程中,在什么情况下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手掘式顶管施工时,应准备什么设备?

    6.手掘式顶管施工时,地下水位应降到什么高度?

    7.手掘式顶管施工的程序是什么?

  2. 背景资料

    本工程隧道长873m,包括上行线和下行线,隧道外径6.2m,内径5.5m。隧道平面曲线为直线19m+缓和右曲线65m+右曲线(R400m)101m+缓和右曲线65m+直线64m+右曲线(R2000m)36m;隧道竖向曲线为:直线5m/2%。+竖曲线15m(R3000m)+直线22m/3%。+直线40m/2.85‰+直线100m/3%口+直线60m/3.1‰。

    本工程管片用量为:上873m+下873m,衬砌的设计强度为C50,抗渗强度为P8。本区段隧道覆土厚度8~17m,沿途场地平缓,地面标高平均为+3m,表层为褐黄色黏土,隧道主要穿越灰色淤泥质黏土、灰色黏土层,为沉积型流塑一软塑高压缩型土。

    (1)隧道掘进采用土压平衡式盾构。由于隧道长、质量要求高,项目经理部决定将盾构掘进工程分包给专业水平更高的施工队来完成,本项目经理部仅负责技术指导。

    (2)工程利用一废弃的旧井经整修后,作为盾构掘进的始发井。另外,还建了以下设施:盾构工作竖井、专用配电室、竖井放雨棚、管片堆场、料具间、机电车电瓶充电问等。

    (3)盾构掘进过程中,发现地面隆起量增大,随即推进,但螺旋输送机保持出土,以便将地面隆起量降下来。

    (4)盾构掘进过程中,盾构机突然出现振颤,盾构刀盘扭矩剧增,土中夹杂有钢筋混凝土块。操作人员认为是遇到了废弃的人防工事,决定仍继续掘进。

    (5)盾构掘进即将完成时,遇到了一块未探明的巨石,掘进无法进行。项目经理部认为在隧道内实施爆破,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决定自行组织工人将其爆破拆除。

    问题:

    1.本工程是否合理?请说明原因。

    2.本工程始发井的布置是否全面?

    3.盾构掘进过程中处理地面隆起的方法是否恰当?请说明原因。

    4.盾构掘进过程中,对遇到的情况的处理是否恰当?请说明原因。

    5.盾构掘进过程中,对遇到的巨石,项目经理部采取自行爆破拆除的措施是否恰当?请说明原因。

    6.结合本工程情况,简述盾构掘进时对地表沉降的控制措施。

    7.盾构设施测量工作有哪些?

  3. 背景资料

    本工程是54m+128m+54m预应力混凝土系杆拱连续梁高架桥工程,上部结构主纵粱为箱形断面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采用预埋金属波纹管成孔。系杆拱采用圆端形钢管混凝土拱结构,吊索采用预应力高强度钢丝。系杆拱设于中跨,通过吊索与主纵梁组成整体受力结构,钢拱每侧设14根吊杆。下部结构为直径1m的钻孔灌注桩,最大深度66m;承台最大17m X 7.5m x 2.5m;墩身为矩形抹圆双立柱加帽粱,最高立柱14.5m。

    本工程地段地下有地铁线和各类地下管线、地面有城市交通主干道、地上有立交桥等。

    施工场地狭窄。施工地段土层主要为粉质黏土层。

    本工程实施时的基本情况如下:

    (1)施工组织结构为: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物质设备科、质检科、计划科、安全科、综合办公室、财务科;测量队、试验室、桥梁施工队、综合施工队。

    (2)钻孔灌注桩的工艺流程为:场地平整一桩位放样一钻机就位一钻机成孔一提钻一下钢筋笼一下导管一二次清孔一水下混凝土浇筑一沉渣测量一道渣填孔机具清理。。

    (3)承台施工的工艺流程为:挖掘机放坡开挖、不能开挖地段要用钢板桩进行支护一人工挖孔30Cm至设计标高一桩身检测一绑扎桩身与承台接缝钢筋,浇筑桩与承台接缝混凝土一绑扎承台钢筋一安装模板一商品混凝土运至现场、制作试件一浇筑混凝土。

    (4)本年4月10~15日进行的主纵梁预应力张拉施工,采用OVM锚具+YCW型千斤顶进行张拉,采取的技术方法和措施如下:①张拉机具由经主管部门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进行了校核;②张拉采用双控:以伸长量为主,预应力作为校核;③张拉时,A一2号千斤顶出现了问题,施工人员只好从另一套张拉设备中,拆下对应的8一2号千斤顶临时顶替使用;④张拉时,只要达到控制的应力即可锚固;⑤3号压力表指针不归零,又没有备用压力表,只好从市场购回一台有出厂合格证的压力表安上使用;⑥张拉时,第3束12股(每股30根)钢绞线中,有一股钢绞线断了4根,因工期紧,未作处理就锚固灌浆了;⑦张拉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控制在5%以内;⑧千斤顶于上一年12月15日校验合格后,入库封存;⑨原定6套张拉设备,分两组同时进行两端张拉。为抢工期,临时从设备库调出两台YDC型千斤顶,组成一套张拉设备备用。

    问题:

    1.本工程是否具备流水作业条件?如何安排施工节点段?

    2.本工程施工组织结构是否全面?

    3.钻孔灌注桩的工艺流程是否全面?

    4.根据钻孔灌注桩的工艺流程,简述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5.承台施工的工艺流程是否全面?

    6.结合本工程的特点,主纵梁现浇混凝土支架可以采用哪些形式?

    7.结合本工程的特点,简述主纵梁施工要点。

    8.结合本工程的特点,简述主纵梁预应力张拉流程。

    9.请对主纵梁预应力张拉施工中所实施的方法和采取的措施进行评估。

  4. 背景资料

    某工程建设单位承接了一项连接城市的燃气管道工程,经调查,燃气输配系统的路况如下:(1)要穿越两城市问一条河流,河上有桥。

    (2)有三条铁路必须通过。

    (3)要穿过一条高速公路。

    (4)要穿越城镇的主干道。

    问题:

    1.这项燃气管道工程需要什么压力的输气管?使用什么管材?

    2.燃气管道通过铁路的水平净距和垂直净距为多少?

    3.穿越城镇主干道的燃气管道有何要求?

    4.穿越铁路的燃气管道有何要求?

    5.穿越河流采用何种敷设方式?

    6.燃气管道若随桥梁敷设,应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7.地下燃气管道不得埋设在哪里?

  5. 有关土质路基压实的正确描述有( )等内容。

    • A.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夯实机夯实,防止漏夯,夯实面积重叠1/5.1/6
    • B.土质路基质量检查包括岩石密度、平整度、宽度、高程等
    • C.土质具有最佳含水量
    • D.应合理选用压实机具
    • E.压实的分层厚度没有要求
  6. 背景资料

    某排水管道工程采用承插式混凝土管道,管座为180。;地基为湿陷性黄土,工程沿线范围内有一排高压输电线路。项目部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采用机械从上游向下游开挖沟槽,用起重机下管、安管,安管时管道承口背向施工方向。

    开挖正值雨季,为加快施工进度,机械开挖至槽底高程。南于控制不当,局部超挖达200mm,施工单位自行进行了槽底处理。

    管座施工采用分层浇筑。施工时,对第一次施工的平基表面压光、抹面,达到强度后进行二次浇筑。

    项目部考虑工期紧,对已完成的主干管道边回填、边做闭水试验,闲水试验在灌满水后12h进行;对暂时不接支线的管道预留孔未进行处理。

    问题:

    1.改正下管、安管方案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做法。

    2.在本工程施工环境条件下,挖土机和起重机安全施工应注意什么? 3.改正项目部沟槽开挖和槽底处理做法的不妥之处。

    4.指出管座分层浇筑施工做法中的不妥之处。

    5.改正项目部闭水试验做法中的错误之处。

  7. 小型构造物可与路基(土方)同时进行,但地下管线必须遵循( )的原则来完成。

    • A.先地上,后地下
    • B.先地下,后地上
    • C.先浅后深
    • D.先深后浅
    • E.先低后高
  8.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根据( )确定。

    • A.铺筑层的厚度
    • B.气温
    • C.风速
    • D.摊铺机行驶速度
    • E.下卧层表面温度
  9. 斜拉桥主梁施工方法大体上分为( )等几种。

    • A.吊装法
    • B.平转法
    • C.支架法
    • D.顶推法
    • E.悬臂法
  10. 深度处理是指在常规处理工艺之后,再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将常规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去除的污染物或消毒副产物的前身物加以去除,从而提高和保证饮用水质。目前,应JI=}j较广泛的深度处理技术主要有( )等。、

    • A.活性炭吸附法
    • B.臭氧氧化法
    • C.黏土吸附法
    • D.光催化氧化法
    • E.吹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