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清孔的方法有多种,(  )法清孔较为彻底,适用于各种钻孔方法的灌注桩。

  • A. 换浆法
  • B. 抽浆法
  • C. 掏渣法
  • D. 砂浆置换法
试题出自试卷《2013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冲刺模拟题(2)》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跨线大桥(7×20m+65m+7×20m+5×20m)引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后张法施工,采用预制吊装施工工艺。预制场布设在桥位附近荒地,地势平坦,承包人根据工期要求设置10个预制台座,预制场整平压实后,浇筑台座混凝土,抹光整平检验合格后预制箱梁。

    为防止箱梁预拱度出现偏差,承包人严格控制模板施工质量和立模高程;严格控制张拉时箱梁混凝土强度和存梁时间。箱梁预制过程中主要检验了箱梁混凝土强度和箱梁几何尺寸,以确保梁体质量,箱梁达到规定强度后移至存梁区,箱梁按两层水平存放,层与层之间支垫枕木。

    为加快工程进度,该大桥承包人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并于业主认可后将部分箱梁移运、安装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人,并签订分包合同。

    为保证箱梁的安装质量,主要检验了箱梁安装竖直度和箱梁顶面纵向高程。安装过程中发生了1片箱梁掉落地面的事故,幸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该片箱梁经检查后作报废处理,直接经济损失约6万元人民币,承包人将事故报告监理工程师,经同意后继续施工。问题:

    1.补充箱梁预拱度偏差的防治措施。预制箱梁主要检验内容遗漏哪几项?存梁分层存放时枕木应支垫在箱梁什么位置?

    2.承包人对部分箱梁移运和安装工程的分包属于一般分包还是指定分包?请说明理由。

    3.背景资料中只给出了箱梁安装主要检验内容中的两项,请补充另外两项。

    4.判断背景资料中所列箱梁掉落地面情况属于哪类质量事故?按照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的要求,承包人对该事故的处理方法是否妥当?请说明理由。

  2. 3.某项目部承接了一条二级道路工程施工任务,为了抓好施工成本管理,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促进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要求。同时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层层分解,以分级、分工、分人的成本责任制作保证。把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运用于成本管理。

    该公路工程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量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有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砂、碎石材料成本的增加。但有关资料表明,材料的供应机构并未发生变化,为了进一步控制施工成本,项目部还加强了量差考核。

    (1).分析背景材料中项目部的做法,分别说明其体现了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哪几条原则?

    (2).补充成本管理的原则。

    (3).背景中的材料计划管理程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项目部为了达到在具体操作上控制物耗的目的,应该怎么做?并提出量差节约的途径有哪些。

  3. 2.背景材料

    某施工单位建设一公路工程。该工程包括500m长的公路隧道工程和600m长的公路桥梁工程。项目部制定了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方案,该方案得到了项目技术负责人和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工程实施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隧道施工实行安全责任目标管理,项目部决定由专职安全员对隧道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爆破施工前,项目部招聘了6名员工,并立即由专职安全员进行了培训,考核合格后安排从事爆破作业。同时严格实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和上下班交接制度,严防安全事故发生。

    事件2:桥梁2#桥墩在施工到20m高度时,作业人员为了方便施工,自己拆除了部分安全防护设施。

    (1).该公路隧道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批程序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指出项目部在事件1中爆破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不当之处,并提出正确作法。

    (3).指出事件2中2#桥墩作业人员的错误作法并改正。

    (4).按照安全隐患可能引发的事故种类划分,事故隐患可以分为哪些?(写出五种即可)

  4. 1.背景资料

    某二级公路路基工程施工。其中K22+100~K42+100路段以填方为主,合同段附近地表土主要是高液限黏土(液限值在38-49之间),在较远地带分布着腐殖质土、含草皮土、强膨胀土、盐渍土、有机质土、粉土、砂性土等。出于控制造价考虑,业主要求就地取材。为此,施工单位针对高液限黏土填筑路堤做了试验路段,以确定其最大干密度和松铺厚度等措施。

    场地清理完毕后,对路基横断面进行了测量放样,动力触探,并绘制出横断面图,提交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后开始填筑路堤。

    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试验段提供的数据指导施工。经过2个月填筑发现按试验路段数据控制施工,施工周期长,无法满足工期要求。业主在了解情况后,书面要求监理工程师指示施工单位在半个月后变更路堤填料。经过现场考查并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和设计单位确认后,选择了粉土和砂性土两种路堤填料,施工单位随即组织施工。在路堤施工中,采用一层粉土、一层砂性土、交错分层水平填筑,每层压实厚度220mm左右。

    碾压时,施工中填石作业从最低处开始,分层填筑,每一分层先是人工摊铺主骨料,平整作业铺撒嵌缝料。

    填筑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质量缺陷,施工单位及时确定了质量缺陷的性质,并采取了应对措施。

    土方路基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实测了压实度、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和边坡,各项指标均满足相应规范要求,施工单位提请监理验收。

    (1).背景中所列土壤类型,哪些不得用于填筑路堤?哪些须经处理后才能用于填筑路堤?

    (2).指出施工单位在路堤施工中的错误,并给出正确做法。

    (3).质量缺陷性质确定的方法有哪些?

    (4).补充土方路基的实测项目。

  5. 下列属于新奥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

    • A. 少扰动
    • B. 迟喷锚
    • C. 勤量测
    • D. 紧封闭
    • E. 早喷锚
  6. 浅埋地段的地质条件很差时,宜采用(  )等辅助方法施工。

    • A. 地表锚杆
    • B. 管棚
    • C. 超前小导管
    • D. 注浆加固围岩
    • E. 钢支撑
  7. 下列后张法预制梁的施工步骤中,错误的有(  )。

    • A. 梁板的振捣以插入式为主,附着式为辅
    • B. 张拉机具应配套使用,配套定期校验
    • C. 预应力张拉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量作为校核
    • D. 预应力张拉,孔道冲洗后,立即压浆
    • E. 采用单端压浆,直到另一端流出水泥浆即可
  8. 基坑排水的方法有(  )。

    • A. 井点排水法
    • B. 板桩法
    • C. 集水坑法
    • D. 沉井法
    • E. 深井泵井点法
  9. 下列情形适用于坑壁不加支撑的基坑的是(  )。

    • A. 在地下水位低于基底的时候
    • B. 放坡开挖场地受到限制时
    • C. 在干涸河滩、河沟中
    • D. 经改河或筑堤能排除地表水的河沟中
    • E. 坑壁坡不稳定并有地下水时
  10. 沥青路面施工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透层油洒布后不致流淌,应渗入基层一定深度
    • B. 如遇大风天气,不能喷洒透层油
    • C. 当有漏洒时,应让机械重新喷洒
    • D. 在摊铺沥青前,局部尚有多余的未渗入基层的沥青不用处理
    • E. 透层油布洒后应待充分渗透,一般不少于24h后才能摊铺上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