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回答第题【背景资料】

某政府机关在城市繁华地段建一幢办公楼,在施工招标文件的附件中要求投标人具有垫资能力,并写明投标人承诺垫资每增加500万元的,评标增加1分。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因设计发生重大变化,需要重新办理审批手续。为了不影响按期开工,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按照设计单位修改后的草图先行开工。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施工总承包单位的项目经理在开工后又担任了另一个工程的项目经理,于是项目经理委托执行经理代替其负责本工程的日常管理工作,建设单位对此提出异议。

事件2:施工总承包单位以包工包料的形式将全部结构工程分包给劳务公司。

事件3:在底板结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了不影响工期,施工总承包单位在连夜施工的同时,向当地行政主管部门报送了夜间施工许可申请,并对附近居民进行公告。

事件4:为便于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基坑四周未设临边防护。由于现场架设灯具照明不够,工人从配电箱中接出220V电源,使用行灯照明进行施工。为了分解垫资压力,施工总承包单位与劳务公司的分包合同中写明,建设单位向总包单位支付工程款后,总包单位才向分包单位付款,分包单位不得以此要求总包单位承担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

为了强化分包单位的质量安全责任,总分包双方还在补充协议中约定,分包单位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总包单位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全部由分包单位自己承担。

【问题】

建设单位招标文件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查看材料

试题出自试卷《2016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知识点预测试卷四》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验收应由什么人组织,哪些单位参加?该工程地基与基础分部工

    程验收包括哪几个分项工程?

    查看材料

  2. 事件2中对结构构件实体检测的方法都有哪些?

    查看材料

  3.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事件1中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哪些处理措施?

    查看材料

  4. 回答第题【背景资料】

    某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办公楼,建筑面积16790m2,地下1层,地上10层,预制桩筏板基础。剪力墙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40,地下防水设计采用卷材防水和混凝土自防水相结合的方案,地下室无后浇带,地下室隔墙采用砖砌体,基坑边坡按1:1放坡。桩基础和卷材防水由总承包单位分别分包给A、B两家专业分包单位施工,主体结构由总承包单位自行施工,施工现场设有专职安全员1名。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总监理工程师发现施工许可证未及时办理,下达停工通知,并报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经行政主管部门查证情况属实,同时发现该工程不符合开工条件。经处理并办理施工许可证后工程继续施工。

    事件2:地下室剪力墙部分标准试块经试压其强度等级为C35。后经对结构构件实体检测,并按现行标准规定进行混凝土强度推定评定为合格。、

    事件3: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完工并具备验收条件后,组织了该分部工程验收。

    该项目设置专职安全员1名,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按规定应至少设置几名? 查看材料

  5. 合同签订的日期是否违规?说明理由。

    查看材料

  6. 招标人确定A企业为中标人是否违规?说明理由。

    查看材料

  7. C企业和E企业的投标文件是否有效?分别说明理由。

    查看材料

  8. 指出评标委员会成员组成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查看材料

  9. 请指出开标工作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查看材料

  10.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常用措施是什么?

    查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