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某工程在施工设计图纸没有完成前,业主通过招标选择了一家总承包单位承包该工程的施工任务。由于设计工作尚未完成,承包范围内待实施的工程虽性质明确,但工程量还难以确定,双方商定拟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形式签订施工合同,以减少双方的风险。施工合同签订前,业主委托了一家监理单位协助业主签订施工合同和进行施工阶段监理。监理工程师查看了业主(甲方)和施工单位(乙方)草拟的施工合同条件,发现合同中有以下一些条款:  (1)乙方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乙方不应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的责任。  (2)甲方向乙方提供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和地下主要管线资料,供乙方参考使用。  (3)乙方不能将工程转包,但允许分包,也允许分包单位将分包的工程再次分包给其他施工单位。  (4)监理工程师应当对乙方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批或提出修改意见。  (5)无论监理工程师是否参加隐蔽工程的验收,当其提出对已经隐蔽的工程重新检验的要求时,乙方应按要求进行剥露,并在检验合格后重新进行覆盖或者修复。检验如果合格,甲方承担由此发生的经济支出,赔偿乙方的损失并相应顺延工期。检验如果不合格,乙方则应承担发生的费用,工期不予顺延。  (6)乙方按协议条款约定时间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实际完成工程量的报告。监理工程师在接到报告7天内按乙方提供的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报告核实工程量(计量),并在计量24小时前通知乙方。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不可抗力事件,不可抗力事件结束后,承包商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了索赔报告。

业主与施工单位选择的固定总价合同形式是否恰当?固定总价合同的适用条件是 什么?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根据该条例(国务院[2003]第393号令),试说明施工承包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什么责任?

  2. 某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项目需要进行某号隧洞岩石的开挖。根据施工承包合同的规定,该项施工应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标[2000]234号文)的规定,进行爆破作业施工,在施工中由于承包商所使用炸药、雷管等存在质量问题,出现瞎炮事故并造成了人员伤亡。此 外,该隧洞处于高地应力区的脆硬完整岩体中,岩体形成很高的初始应力,承包商在开挖前的实测和试验工作深度不够,岩体开挖后能量高度集中,岩块产生突发性脆性破裂、飞散,发生了施工安全事故。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2003]第393号令)的规定,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试问,按该条例的规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责任是什么?该人员配备办法由什么部门制定?

  3. 如果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违反《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应负什么法律责任?

  4. 针对上述所发生事件,承包商可索赔总工期多少天?逐项说明理由。

  5. 假设人工工日单价为25元/工日,合同规定,窝工人工费补偿标准为12元/工日,因增加用工所需管理费为增加人工费的20%。工作K的综合收费为人工费的80%。试计算费用索赔总额。

  6. 本工程的保留金为多少?在几月扣完?

  7. 1~6月份监理工程师应签证的工程价款是多少?实际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是多少?

  8. 某机械厂(甲方)与某建筑公司(乙方)订立了某工业厂房工程项目施工合同,同时与某降水公司订立了工程降水合同。甲、乙双方合同规定:采用单价合同,每一分项工程的实际工程量增加(或减少)超过招标文件中工程量的10%以上时调整单价;工作B、E、G作业使用的主导施工机械一台(乙方自备),台班费为400元/台班,其中台班折旧费为50元/台班。施工网络计划如图5—1所示(时间单位:天)。

    甲、乙双方合同约定8月1 5日开工。工程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降水方案错误,致使工作D推迟2天,乙方人员配合用工增加5个工日,窝工6个工日。事件2:8月21日至22日,场外停电,停工2。天,造成人员窝工16个工日。事件3:因设计变更,工作E工程量由招标文件中的300m3增至350m3,超过了10%;合同中该工作的综合单价为55元/m3,经协商调整后综合单价为50元/m3。事件4:为保证施工质量,乙方在施工中将工作B原设计尺寸扩大,增加工程量15m3,该工作综合单价为78元/m3。事件5:在工作D、E均完成后,甲方指令增加一项临时工作K,经核准,完成该工作需要1天时间,机械1台班,人工10个工日。

    上述哪些事件乙方可以提出索赔要求?哪些事件不能提出索赔要求?说明其原因。

  9. 工程价款的结算有哪几种方法?本工程采用的是何种方法?

  10. 预付备料款是多少?预付备料款从什么时候开始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