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多选

利用建筑物内已有的设施进行逃生的正确做法是(   )。

  • A.利用消防电梯进行疏散逃生
  • B.利用室内的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进行逃生
  • C.利用建筑物的阳台、通廊、避难层和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生
  • D.利用普通电梯或观光电梯避难逃生
  • E.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结合此次氨气泄漏事故,说明该类应急救援预案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的内容。

  2. 指出该厂在预案编制和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3. 简述该施工现场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4.    某县一工厂有生产科、技术科、销售科、安全科和工会等。2010年5月3日,该厂氨气管道发出泄漏,3名员工中毒。在事故调查时,厂长说:因管道腐蚀造成氨气泄漏,为不影响生产,厂里组织了几次在线堵漏,但未成功,于是准备停车修补;生产副厂长说:紧急停车过程中,员工甲来按规定程序操作,导致管道压力骤增、氨气泄漏量增大,采取补救措施无效后,通知撤离,但因撤离方向错误,致使包括甲在内的现场3名员工中毒;员工甲说:发现泄漏后没多想,也没戴防护面具就进秆处理,再说厂内的防护面具很少而且很旧了,未必好用;员工乙说:当时我是闻到气味,感觉不对才跑的,可能是慌乱中跑的方向不对,以前没人告诉过什么情况下该往哪跑、如何防护,现在才知道厂里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科长说: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厂下达给安全科的任务,由安全科员工组成编制组,预案经我审查后,由生产副厂长签发。事故调查人员调查确认厂长、生产副厂长、员工甲、员工乙和安全科长所说情况基本属实,并发现预案签发人为已调离该厂的原生产副厂长,签发日期为2009年7月8日,预案没有在属地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备案。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8分):

    按照应急准备要素的要求,指出该厂在应急准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规定,说明该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引发的因素。

  6. 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指出该企业应申报的重大危险源。

  7.    桌火力发电厂有6台额定压力为13. 72MPa,额定蒸发量为670t/h的电站锅炉。为保证锅炉启动和稳定燃烧,建有2个500m3的轻柴油储罐。为发电机冷却,建有制氢站。制氢站装有1套制氢设备和4个氢罐,氢罐的工作压力为3.2MPa,体积13. 9m3

       锅炉燃用煤粉由磨煤机加工后,经输粉管道直接进入炉膛。因为生产需要,该厂决定对磨煤输粉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工程包括:拆除部分距离地面6m高的破损输粉管道,更换新管道。

       在施工中,部分拆除和安装工作在脚手架上进行,使用额定起重量为5t的电动葫芦。拆除旧管道时,使用乙炔进行气割。新管道焊接前,使用角磨机进行抛光。拆除的旧管道和其他旧设备使用叉车运走。施工现场周围有正在使用的动力电缆和高温管道,还有部分未消除的煤粉。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8分):

    该施工现场有哪些特种设备?哪些作业属于特种作业?

  8.    某企业为小型货车生产厂,地处我国华北地区,年产小型货车5万辆,现有职工1100余人。厂区主要建筑物有冲压车间、装焊车间、涂装车间、钣金车间、装配车间、外协配套库、半成品库和办公楼。

       冲压车间设有三条冲压生产线。库房和车间使用6台单梁式起重机吊装原材料,装配生产线上设置多台地面操作式单梁电动葫芦和多台小吨位的平衡式起重机,在汽车板材冲压生产线上设置4台大吨位桥式起重机。

       车身涂装工艺采用三涂层三烘干的涂装工艺,涂装运输采用自动化运输方式。漆前表面处理和电泳采用悬挂运输方式,中层涂层和面漆涂装线采用地面运输方式。生产线设中央控制室监控设备运行状况。喷漆室采用上送风、下排风的通风方式。喷漆室外附设有调漆室。

       整车总装配采用强制流水装配线。

       车身装焊线焊机选用悬挂电焊机、固定焊机、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等,车身装焊工艺主要设备包括各类焊机、夹具、检具、车身总成调整线和输送设备。

       车架装焊采用治具集中装配原则,组合件和小型部件预先装焊好与其他零件一起进入总装胎具焊接线。焊接方法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装焊设备主要包括焊机、总成焊接胎具、部件焊接胎具、小件焊接胎具以及输送系统设备等。

       装焊车间通风系统良好。

       该企业采用无轨运输,全厂原材料、配套件、成品和燃料等的运输采用汽车运输,厂内半成品运输以叉车为主。全厂现有小客车8辆.货车16辆,叉车15辆。厂区道路采用环形布局,主干道宽度8m、转弯半径大于9m,次干道宽度5m,转弯半径大于6m,厂区内主要道路两侧进行了绿化,种植有草坪、灌木、松树和杨树。

       该企业主要公用和辅助设施有变配电站、锅炉房和空压站。变配电站电压等级为35lkV,内设5台变压器,总安装容量为3900kV·A,厂区高、低压供电系统均采用电缆放射式直埋或电缆沟敷设,厂区道路设路灯照明。锅炉房内设3台4t/h燃煤锅炉,为厂区生产和生活提供蒸汽。空压站安装有4台供气量为20m3/min的空气压缩机,为全厂生产提供压缩空气。

       某日,冲压车间进行起重机吊装板材作业,工人甲、乙挂上吊钩后,示意桥式起重机驾驶员开始起吊。随着板材徐徐升起,工人甲发现板材倾斜,与工人乙商议是否需要停车调整,工人乙说:“不必停车,我扶着就行”。作业场所地面物品摆放杂乱,工人乙手扶板材侧身而行,被脚下物品绊倒,板材随之倾斜、脱钩砸在工人乙身上,造成工人乙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

    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辨识出该企业生产过程中引发事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指出所辨识出的危险因素存在于哪些设施设备或场所。

  9. 说明该事故调查取证中应取得哪些主要资料和证据。

  10. 火灾逃生时的正确做法是( )。

    • A.进入高层建筑后应注意通道、警铃、灭火器位置,一旦火灾发生,要立即按警铃或打电话,延缓报警是很危险的
    • B.低楼层发生火灾后,上层的人应往下跑,以便及时得到救援
    • C.起火后,如果发现通道被阻,则应关好房门,打开窗户,设法逃生
    • D.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
    • E.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逃生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