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多选

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烟花爆竹的运输实行许可证制度。厂内搬运烟火药的运输车辆应使用(    )。

  • A.汽车 
  • B.板车
  • C.三轮车 
  • D.手推车
  • E.翻斗车
试题出自试卷《2017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考前冲刺试卷四》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2011年9月25日16时左右,甲公司甲酸生产装置因故障全系统停车进行检修,合成反应器甲醇喷管损坏,需进入反应器内部进行维修。9月26日上午8时左右,打开合成反应器下部两个人孔进行通风,并从上部人孔加水进行冲洗。下午17时左右,应公司安全处要求打开最上部人孔进行通风。l7时15分左右,安全处有关人员用可燃气体及氧气测定仪测定可燃气体不合格。此后,在17时15分~19时45分的一段时间内,每隔15min测定一次。19时45分左右经测定,氧气含量为21%;可燃气体爆炸极限为12%~18%。安全人员认为合格,随后签发“进 罐入塔证”并注明要佩戴长管呼吸器。20时左右,乙公司两名架子工进入反应器内进行扎架子 作业,甲公司两名操作工及乙公司一名临时工在器外进行监护。由于不方便,两名架子工未戴 呼吸器。大约l3min后,塔内传出求救声,监护人员及现场六名检修人员情急之下未戴呼吸器进塔救人,先后中毒,有七人勉强爬出。最后甲公司经理及合成工段工段长戴上呼吸器将塔内四人救出,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此时大约为20时40分。乙公司一名架子工和一名临时工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其余二人重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该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包括哪些部门? 

    2.该事故应采用何种分析方法?

    3.甲公司的两名架子工应负何种事故责任?

    4.导致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5.导致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有哪些?

    6.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对该厂的哪些人员追究责任?

  2. 某修造船厂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该厂修船船坞几天前有一艘外国船籍的油船(约9万t)入坞,更换侧罐的外板和中央罐的船底外板。

    事故发生当天,准备更换其中的左弦3号侧罐(长约40m、宽约10m、高约20m)的外板。上午在罐内装配脚手架,然后由10个人开始对罐内施工部分进行清扫,把堆积在外板更换部分休息室上的残泥用锹、钩刮铲装在容器里,吊到船底。

    下午在清扫的同时,又有6个人开始对外板打眼和切割,用气焊在外板上开大致等间隔的换气孔,同时进行休息室和外板接头的切割,气体(乙炔和氧气)是从甲板上的气体转换器通过软管输入的。作业时已预先在罐底灌上水,并且是在除完泥渣的地方进行的。

    但是在开始打眼和切割约1h后,油罐内发生火灾,从事该项作业的6人和清除泥渣的1人向油罐外逃避,其中6人行动较慢,在升降梯等处被烧死或吸入过量一氧化碳而中毒死亡。

    经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如下:

    油罐上部气割或切割的火星引着下部休息室残留的泥渣,又引起其他处残留的泥渣燃烧。罐底的水量少,刮落的泥渣没有完全被水盖住,从而引燃船底泥渣,这也是使火灾扩大的原因。 该造船厂每天定时测定作业场所可燃气体浓度及氧气浓度,根据测定结果的规定在相关场 所标明是否可以进行烟火作业,对该船3号侧罐内的作业,清扫组和焊接组之间预先也商议了计划。明火作业时,充分注意到了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可能性,但对泥渣这一可燃性物质,对它的易燃程度、应除去的量、残存泥渣的分布状态和使用明火场所的相互位置关系等则没有从安全角度出发给予足够的考虑。油罐维修作业中,泥渣的存在不论在安全方面,还是在劳动卫生方面,都是应充分考虑的事项。像这种气割火花引起泥渣着火,初期灭火失败导致火灾的事例时有发生。这类事故有时是发生在油罐内,因此不易躲避,换气也困难,往往造成重大人身事故,为了作业安全,必须事前进行慎重的研究。

    这起事故存在的问题是: 

    (1)罐底部盛水不足。

    (2)消防水管虽然拉进罐内,但负责使用的人着火时不在场,未能有效地利用。

    (3)带进罐内的灭火器不够用。

    为了防止同类事故的发生,须采取的措施有:

    (1)明确清除泥渣的判断标准和确立按该标准建立的现场检查体制。

    (2)规定相应的烟火作业限制(包括禁止)。

    (3)调整作业间的联系。

    (4)推行以作业指挥人员为中心的安全作业。

    (5)确保避难通路、避难口和按需要设置、装备报警器。

    (6)配备数量合适的消防设备并掌握使用方法。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进入设备内作业的危险因素是什么?

    2.进入设备内工作应做好哪些安全防护7

    3.进入设备内动火工作应注意什么?

    4.对于未知的危险因素,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分析辨别?

  3. 某市一化工厂,占地面积为12.9公顷,企业有员工140人,主要为周边村庄百姓。

    2010年8月14日9时,磺化车间一班次操作工王某和李某按照投料比例加入氯磺酸至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和滴加硝基苯后,由于蒸汽压力不够,当班没有进行升温操作;下一班次同样没有进行升温操作。其中,王某于5月14日刚来到工厂工作,且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15日8时另一班次操作人员接班,10时开始对反应釜进行升温,持续2h。15日20时,该车间一班次操作工王某和李某接班后检查反应釜温度为120。C,继续采取保温措施,16日5时送样化验,发现反应釜中硝基苯含量大于,6%(正常值为小于0.1%),并未采取任何措施。5月15日21时只有生产车间主任巡视了工人到岗情况。l6日07时45分左右,磺化釜回流片式冷凝器搪瓷破裂,钢板被盐酸腐蚀穿孔后,造成片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进入磺化釜,与氯磺酸发生剧烈反应。

    产生大量氯化氢和三氧化硫,温度和压力急剧上升,从而引起冲料和爆炸。当场造成王某死亡,2人失踪,2人受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该起事故属于什么事故?应如何成立事故调查组?

    2.分析该化工厂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3.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有什么义务?

    4.压力容器安全生产技术的要求有哪些?

  4. 根据我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单位负责人应当(    ),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 A.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
    • B.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 C.不管付出多大代价,抢救伤员
    • D.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E.先保护重要的物资设备,后救护遇难者
  5. 根据我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    )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 A.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 
    • B.交通营运单位
    • C.供电单位 
    • D.矿山
    • E.建筑施工单位
  6. 除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外,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下列(    )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 A.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
    • B.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
    • C.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
    • D.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 E.牧场、养殖场、野生动物园
  7. 根据我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

    • A.同时设计 
    • B.同时制造 
    • C.同时施工 
    • D.同时通过检测检验
    • E.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8. 该事故如果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的规定,等级属于(    )事故。

    • A.特别 
    • B.特大
    • C.重大 
    • D.较大
    • E.一般
  9.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生产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委托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机构,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每(    )进行一次安全评价,提出安全评价报告。

    • A.半年 
    • B.1年
    • C.2年 
    • D.3年
    • E.4年
  10.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订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    )备案。

    • A.县级人民政府
    • B.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
    • C.市级人民政府
    • D.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
    • E.省级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