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下列对重大危险源叙述错误的是()

  • A.《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 B.中国是最早系统地研究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的国家
  • C.对危险设施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储存数量超过临界量的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或多类危险物质的设施(不包括核设施、军事设施以及设施现场外的非管道的运输)
  • D.20世纪80年代以来,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已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安全评价类型包括()

    • A.安全总体评价
    • B.安全验收评价
    • C.安全现状评价
    • D.安全专项评价
    • E.安全预评价
  2. 下列关于厂址及厂区平面布置的对策措施中,自然条件的影响与周边区域的相互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公路、地区架空电力线路或区域排泄沟穿越厂区时要求合理布置
    • B.根据区域内各工厂和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类,应考虑地形、风向等条件进行合理布置
    • C.危险、危害性大的企业应位于危险、危害性小的企业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 D.与爆炸危险单位(含生产爆破器材的单位)应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
  3. ()是决定能否实现事故的预防的关键因素,提高人的素质可以提高事故预防和控制的可靠性。

    • A.生产经营单位职工对生产安全所持的态度
    • B.生产经营单位职工素质要求
    • C.人的能力
    • D.人的技术水平
  4. 燃烧爆炸危险源,简称危险源,是指()危险品的单元。

    • A.研制
    • B.生产
    • C.储运
    • D.使用
  5. 安全评价中必须自始至终遵循的原则是 ()

    • A.政策性
    • B.公平竞争
    • C.科学性
    • D.公开性
    • E.公正性
    • F.针对性
  6. 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有()

    • A.统计分析法
    • B.直观经验分析方法
    • C.系统安全评价方法
    • D.类比方法
  7. 识别项目风险的方法包括()

    • A.专家调查法
    • B.头脑风暴法
    • C.面谈法
    • D.核对表法
  8. 风险分析方案一般由()构成。

    • A.风险分析时机
    • B.风险分析形式
    • C.风险分析参加人员
    • D.风险分析程序
  9. 如果是DSC或DTA测定值,则需用()等方法中的一种加以修正。

    • A.第一放热起始温度-60℃
    • B.第一放热起始温度-70℃
    • C.第一放热峰值温度-90℃
    • D.第一放热峰值温度-100℃
  10. 在核工业中,概率法替代了传统的决定论方法来评价工厂的安全性,概率危险评价通常由()等步骤组成。

    • A.辨识引发事件
    • B.对危险性进行质化检验
    • C.对已辨识事件发生的后果及概率建模
    • D.对危险性进行量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