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综合业务传输能力的HFC网络系统包括局端系统、用户终端系统和HFC传输网络。请从以下供选择的网络设备及技术术语中选择对应的编号,将图6-12所示的拓扑结构中(1)~(6)空缺处的名称填写完整。
【供选择的答案】
①用户引入线 ②局端CMTS ③光电转换节点
④以太网交换机 ⑤配线网 ⑥用户端Cable MODEM
⑦馈线网 ⑧防火墙 ⑨光收发器
已知数据帧长为1000 bit,帧头为64 bit,数据速率为500 kb/s,线路传播延迟5 ms,完成下列计算:
(1)信道无差错,采用停等协议,求信道利用率。
(2)设滑动窗口为大窗口(w>2a+1),求窗口至少多大。
(3)设重发概率P=0.4,采用选择重发ARQ协议,求线路的利用率。
请解释(3)、(4)、(5)步所起的作用。
【说明】以下是Linux局域网服务器配置的简单描述。
如图4所示,某企业通过ADSL上网,ADSL外部网卡输入的地址是192.168.10.6,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网关是192.168.10.254。此网卡用于外部接入,名称为eth0。
内部网卡地址设定为10.191.252.10,同时将子网的掩码设置为255.255.255.0,名称设为eth1。两个网的DNS服务地址采用同一个地址,设定为202.103.86.3。
服务器和客户机都接在同一台交换机上。服务器安装完毕后,Squid的功能非常强大,但部分内容需要修改才能够正常使用。用编辑器打开/etc/squid/squid.conf文件,有下面两句话:
http_access allow localhost (1)
http_access allow all (2)
Squid代理在服务器启动时默认是关闭的,需要改一下。在服务器桌面图标Server Configuration(服务配置)/start at boot(启动选择)中,在Squid和Ipchains两项前边打上星号,这样服务器在启动时就可以同时启动Squid和Ipchains,也可以单独运行命令setup找到服务器配置项进行上述配置。
至此,服务器已经能够提供WWW的代理服务,不过需要配置的东西仍然很多。比如聊天、收发邮件等功能,要特别设定地址伪装才能进行。将下面的内容添加到/etc/rc.local文件的尾部,然后重新启动服务器。
echo 1>/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3)
/sbin/ipchains-PforwardDENY
/sbin/ipchains-F (4)
/sbin/ipchains-A forward-s 192.168.0.0/24-j MASQ -i eth0 (5)
客户机的设定很简单,它的IP地址必须设定在10.191.252.0~10.191.252.254之间,但不能设定为与服务器的内部地址相同的IP地址。
请将(n) L(n=1~5)处的含义写在答题纸对应的栏内。
请根据你的网络应用程序(软件系统)的测试经验,试判断郭工所提出的4条分析意见中哪几条是合理的,哪几条意见存在着问题?请用300字以内的文字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根据初期测试结果的统计数据来推算整个软件故障总数和测试进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软件测试管理办法。如果将A、B两个测试小组发现的错误数分别看成是两个“独立”事件,且认为前5天测试的5个程序模块在NanOs程序中具有相当好的代表性的,请估算在正式进行测试前,NanOs程序所具有的软件错误总数。请将表8-7中(1)~(5)空缺处填写完整,每个空缺处均需列出主要计算式子。
该公司的宽带路由器软件系统会被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任务模块,由不同的程序员负责,同时进行编码。在各个模块编写完成且无编译错误后,在把它们集成起来之前,必须对各个模块分别进行测试。请用 150字以内的文字简要说明进行单元测试时主要从程序模块的哪些主要特征着手进行检查。
阅读以下关于网络应用系统模块测试的技术说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至问题4。
【说明】
某公司的枝术开发小组经过一年的努力,编码完成了本公司嵌入式产品——宽带路由器的NanOs程序,该程序规模约为31200行。公司经理指定郭工程师(以下简称为郭工)安排其测试工作。郭工决定由A、B两个测试小组每天独立测试同一个程序模块,并要求在每天测试中认真记录、统计有关的测试情况。A、B两个测试小组由程序设计人员和有关用户代表两类人员构成,前5天对NanOs程序的测试有如表8-6所示的统计数据.
根据以上测试过程和统计数据,郭工提出了以下几条分析意见(或结论):
(1)通过改正每天测试中A、B两个测试小组发现的共同错误,可以按线性速度减少NanOs程序中的错误数,即能稳妥地使NanOs程序中残留的错误数目越来越少。
(2)经过每天认真测试,A、B两个测试小组的测试技能将会越来越熟练,每个测试小组的测试效率将得到提高,因此,每天的测试进度会越来越快。
(3)由前5天的测试统计数据表明:由于每个测试小组都有用户代表参加,而用户代表可以协助设计测试用例,测试的质量可以得到相当好的保证。
(4)由于测试用例的设计已适当考虑了故障的定位,目前已采用的设计方法是十分有效的。据此,郭工向公司经理表示可以在15天内完成NanOs程序的测试任务。
设计该宽带路由器的多任务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时,由于多个任务均可能要求占用CPU这个关键资源,因此CPU的任务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内容。在该实时操作系统中,任务作为占用资源的基本单位,总共有5个状态:休眠状态、就绪状态、运行状态、等待或挂起状态和中断服务状态,在任何时候,一个任务只会处于其中的某一个状态。根据以下任务状态转换图(见图8-15)中已给出的信息,请将(1)~(5)空缺处的内容填写完整。
在另一台基于Windows 2003操作系统的双协议栈主机的cmd窗口中,键入“ipconfig/all”命令可获得如图7-13所示的部分系统输出信息,请指出图7-13中IP地址“fe80::5efe:10.3.12.252”、“2001:251:e101::2”分别属于IPv6的哪种基本地址类型?在IPv6地址中,如何表达广播地址?
【供选择的答案】
A.anycast address B.multicast address
C.broadcast address D.unicast address
基于Windows 2003操作系统的双协议栈主机的cmd窗口中,输入(5)命令可进行IPv6的路由跟踪,图7-12所示是使用该命令后系统的部分返回信息。根据图7-12所示的返回信息可知,(5)命令在传输层默认使用(6)协议,源端口使用32834,目的端口使用33434,中间路由器回送(7)报文,目的端回送(8)报文。
认真阅读以下基于Windows 2003操作系统IPv6的技术说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至问题4。
【说明】
由于现有的网络设备大部分都是基于IPv4的,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都更新换代来支持IPv6,因此在相对比较长的一段时期内,IPv6网络将和IPv4网络共存,然后再逐步实现IPv4向IPv6的平稳过渡;同时在实施IPv6网络时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条件来构造下一代因特网,以避免造成过多的投资浪费。
一台Windows 2003操作系统的主机上同时安装了IPv6和IPv4两种协议,该主机既可以和仅支持IPv4协议的主机通信,也可以和仅支持IPv6协议的主机通信,这种实现IPv4向IPv6的平稳过渡的通信方案称为双协议栈技术。基于该技术的协议栈结构如图7-10所示。请从以下供选择的答案中选择适合的选项填入图7-10的相应位置。
【供选择的答案】
A.IPv6协议 B.IPv4协议 C.应用层协议 D.TCP/UDP协议
高级经济师考试试题精选练习(1)
高级经济师考试模拟练习题之单选题(1
高级经济师考试试题精选练习(2)
高级经济师考试试题精选练习(3)
高级经济师考试试题:经济法案例试题精
高级经济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级经济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单选练习题
高级经济师考试试题:经济法案例试题精
高级经济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练习(1)
高级经济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练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