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下列各句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徐志摩是被认为“浓得化不开”的风格的诗人,也就是说,他的风格基调是热烈、奔放而浓丽的。
  • B.他俩表演的小品,总是想让观众抹几把感动的泪水,人们看得多了,不免产生煽情之嫌。
  • C.我国税务机关正在加紧完善涉外税收征管体系,以更好地适应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所带来的涉外贸易新变化。
  • D.9.11事件后,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三国关系进入微妙阶段,尽管美、印、巴关系何其暧昧,但美国与印度将走向军事合作的态势已相当明朗。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第 22 题 读下面的一首诗,揣摩诗人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以“距离”为话题,自拟题目,不限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50分)

    距离

    施建石

    岸与岸没多少距离,只要有船,

    或者飞机,或者翅膀……

    五洲四海也只是小小寰球。

    山与山并没有多远,只要有车,

    或者索道,或者脚步……

    地球已是一个村落。

    人与人也不隔肚皮,只要有心

    或者目光,或者肝胆……

    都是最应懂得宽容的灵长。

  2. 第 20 题 请就这首宋词表达的情感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6分)

  3. 第 21 题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 19~20 小题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第 19 题 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描写的是什么事物?

  5. 第 18 题 这段话的论点是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6. 第 17 题 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7. 第 15 题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 A.不喜欢贝多芬作品的人也为他的激情所左右
    • B.贝多芬常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
    • C.贝多芬的作品常常没有乐式
    • D.与贝多芬同时的“伟人”们既不理解他,又无法否认他的成就
    • E.18世纪的音乐是只重乐式的跳舞音乐
  8. 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 16~18 题:

    第 16 题 将这段文字中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东面而视:__________

    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__________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__________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__________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__________

  9. 第 13 题 作者认为贝多芬的音乐成为一个“谜’’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32个字)

  10. 第 14 题 巴赫只讲究乐式,莫扎特既讲究乐式,又表达感情,贝多芬感情突破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