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从居里夫人、二战中“为法西斯出力”的德国科学家、班廷、达尔文和那些“杰作”制造者的事例,可见科技工作者的“伦理”有哪些具体内涵?(8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出自试卷《2015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全真模拟试题(7)》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 A.大爆炸留下了10K温度的余热,它是波长为3厘米的微波辐射。
    • B.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的这种消不掉的微波噪声来自宇宙背景辐射。
    • C.由于存在宇宙背景辐射,因此可以证明宇宙曾经爆炸过。
    • D.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的这种消不掉的微波噪声,为迪克找到了有力证据——辐射遗迹。
  2. 对“10K温度的余热”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 A.温度有l0K。
    • B.噪声温度有l0K。
    • C.有效噪声温度有l0K。
    • D.宇宙噪声有l0K。
  3. 对“宇宙背景辐射”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 A.来自宇宙的辐射是地球辐射的背景。
    • B.指整个宇宙都存在的辐射。
    • C.由于宇宙膨胀所产生的多普勒红移效应。
    • D.宇宙大爆炸后留下的辐射遗迹。
  4. (20分)

    以“我家的新居”为题,写一篇说明文。要求不少于200字,注意说明的顺序,并突出事物的特征。

  5.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列各题:

    支持宇宙大爆炸的证据不是来自天文观测,而是来自无线电研究。

    搞无线电通信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了提高通信的效率,长期致力于消除各种噪声的研究。1965年5月,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贝尔电话实验室两住科研人员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利用一架卫星通信用的喇叭形天线,来查清天空中各种原因造成的噪声,这就要测量天空的有效噪声温度。无线电工程师为了使用方便,常用温度来标记噪声的程度。例如地面温度为300t((相当于26.850C)时,它在无线电接收系统(如天线)中会造成20~30K的噪声,这20一30K就是度量噪声的“噪声温度”。

    最初,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测得天空有效噪声温度是6.7K,扣除大气吸收、地面噪声等方面的影响后,最后得到了3.5K的剩余。在此后一年测量中,无论他们如何改进仪器,仔细操作,都不能消除这个剩余的噪声温度。他们还发现,这个消除不掉的噪声是各向同性的,不论他们把天线对准太空中的哪个方向,都能接收到同样温度的噪声,而且一年四季都一样。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3.5K的宇宙噪声的呢?正当这两位无线电3-程师对此现象迷惑不解时,彭齐亚斯有一次无意中了解到,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教授迪克等人写过一篇论文,这篇论文根据大爆炸理论预言,在大爆炸后应当留下余热一一辐射遗迹。这就好比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在屋里生起火炉取暖,即使火炉熄灭了,屋里仍会因为火炉的余热而温暖一段时间。只是大爆炸产生的辐射当初处于可见光和红外波段,由于宇宙膨胀所产生的多普勒红移效应,它的波长发生了红移,落到了比红外线频率更低的微波波段上。所以,时至今日大爆炸应当留下l0K温度的余热,它是波长为3厘米的微波辐射。于是,彭齐亚斯和威尔逊赶紧向迪克等发出邀请,请他们到贝尔实验室访问。在经过一系列相互访问和深入研讨后,彭齐亚斯和威尔逊确信,他们所发现的这种消除不掉的微波噪声,正是迪克的研究组根据大爆炸理论所预言并准备寻找的“辐射遗迹”。这是一种宇宙背景辐射,它们蔓延分布在整个宇宙的每个角落。他们俩的这一发现轰动了全世界,并使宇宙大爆炸理论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还因此而共享了1978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下面有关“噪声温度”的含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噪声温度”是用来度量噪声的。
    • B.“噪声温度”是指由于天空中各种原因造成的噪声。
    • C.“噪声温度”既用来度量温度又用来度量噪声。20~30K的噪声,又指20~30K温度。
    • D.用温度来标记噪声的程度称作“噪声温度”。
  6. (50分)

    有一个波斯商人出海,一路上,总是哭哭啼啼,战栗不已。大家百般安慰他,他仍继续哭闹。船上有一个哲学家自告奋勇地说道:“让我试一试,我可以使他安静下来。”哲学家二话没说,立刻把那波斯商人抛到海里去。在他沉浮了几次之后,人们抓住他的头发把他拖回船上。上船以后,波斯商人坐在一个角落里,不再作声。见此,有人问哲学家:“你这方法奥妙何在?”哲学家说:“原来他不知道灭顶的痛苦,体会不到坐在船上的可贵。一个人,总要经历过忧患才能知道安乐的价值。”

    当然,这只是一个寓言故事,不过从中说明了一些道理。一个人的忧患经历、忧患意识与事业的成功是否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呢?又是怎样的关系呢?你是否有所经历,是否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呢?请以“一个人的忧患经历、忧患意识与事业成功的关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600字以上。

  7. 写出“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大意。(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伯夷、叔齐“耻之”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孔子日:“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日: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白夷。伯夷日:“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 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P马而谏日:“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日:“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日:‘‘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臻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日:“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

    文章开头引用孔子的话的目的是什么?(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首联连用两典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