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1983年6月2日,山东某铁矿2号矿体52、58、64三个水平进行中深孔爆破,共有炮孔920个,使用电雷管798发,导火索4500m,炸药3798kg,6月3日凌晨1时15分响炮。爆破时,风机未运转,爆破后自然通风。6月4日上午8时30分,值班电工宋某、于某下井整理电缆,分别晕倒在46m和34m水平高坡点,下午1时40分,机务队副队长下井观察-2m水平的水泵时,发现宋、于中毒休克,下午2时整,第一批救护队员下井抢救,由于措施不力,接连几批共34名救护人员中毒,其中32人脱险,2人死亡。根据上述事实,当自然通风达不到生产要求时,应设置()通风。

  • A.机械通风
  • B.局部通风
  • C.环境通风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矿井通风系统的每台主扇都应具有相同型号和规格的备用电机,并有能迅速调换电机的设施。

    • 正确
    • 错误
  2.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会暂时使其失去载氧能力,使身体各部分组织和细胞产生缺氧现象,引起窒息和血液中毒。

    • 正确
    • 错误
  3. 在处理冒顶过程中必须由外向里加强支护,清理出抢救人员的通道,必要时可以向人员遇险处开掘救援专用通道。

    • 正确
    • 错误
  4. 用人单位应当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工伤保险费。

    • 正确
    • 错误
  5. 井下供(配)系统图、电气设备布置图在有关供(配)电系统或电气设备变动后,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应在图中做出相应改变。

    • 正确
    • 错误
  6. 在矿房回采过程中,不得破坏顶板,爆破不许穿透暂不回采的矿柱。

    • 正确
    • 错误
  7. 地下矿山企业应建立采掘工作面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采掘工作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以及主要工作地点风速的动态监控。

    • 正确
    • 错误
  8. 生产经营单位是职业危害防治的责任主体。

    • 正确
    • 错误
  9. 慢性职业病是由于患者在短时间内接触高浓度(强度)的生产性有害因素所致。

    • 正确
    • 错误
  10. 井下火灾事故往往都是由于火烟窒息致人死亡,因此,井下火灾事故发生后应重点灭火。

    • 正确
    •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