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判断

2006年4月19日,某树脂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有机溶剂甲苯,人工操作,没有通风设施。员工方某发生疑似急性甲苯中毒,4月20日经诊断为“轻度甲苯中毒”。经职业卫生监督人员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未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存在职业危害因素,未组织操作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未设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无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资料;未建立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操作人员未佩戴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未设立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订立劳动合同时,企业可以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部分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应如实告知劳动者。

  • 正确
  • 错误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包括应急处置行动组、通信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等。

    • 正确
    • 错误
  2. 腐蚀性物品,包装必须严密,不允许泄漏,严禁与液化气体和其他物品共存。

    • 正确
    • 错误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 正确
    • 错误
  4.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其核心都是为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一个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以持续改进的思想指导生产经营单位系统地实现其既定目标。

    • 正确
    • 错误
  5. 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定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

    • 正确
    • 错误
  6. 凡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区域,操作人员必须穿防静电鞋或导电鞋、防静电工作服。

    • 正确
    • 错误
  7.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行生产时,应当依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

    • 正确
    • 错误
  8. 通风情况是划分爆炸危险区域的重要因素,它分为一般机械通风和局部机械通风两种类型。

    • 正确
    • 错误
  9. 应急演练是针对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预警行动、事故报告、指挥协调、现场处置等活动。

    • 正确
    • 错误
  10.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其铺设的危险化学品管道设置明显标志,并对危险化学品管道不定期检查、检测。

    • 正确
    •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