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判断

2006年4月19日,某树脂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有机溶剂甲苯,人工操作,没有通风设施。员工方某发生疑似急性甲苯中毒,4月20日经诊断为“轻度甲苯中毒”。经职业卫生监督人员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未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存在职业危害因素,未组织操作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未设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无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资料;未建立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操作人员未佩戴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未设立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订立劳动合同时,企业可以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部分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应如实告知劳动者。

  • 正确
  • 错误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事故单位应当按照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的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

    • 正确
    • 错误
  2. 易燃液体、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不得与氧化剂混合储存,具有还原性的氧化剂应单独存放。

    • 正确
    • 错误
  3. 在职业危害识别过程中,生产中使用的全部化学品、中间产物和产品均需要进行职业卫生检测。

    • 正确
    • 错误
  4.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初始评审过程不包括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内容。

    • 正确
    • 错误
  5. 可燃气体、可燃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在任何混合比例下都能发生燃烧爆炸。

    • 正确
    • 错误
  6.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负责核发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容器的生产企业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负责对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实施检验。

    • 正确
    • 错误
  7. 防火间距就是当一幢建筑物起火时,其他建筑物在热辐射的作用下,没有任何保护措施时,也不会起火的最小距离。

    • 正确
    • 错误
  8. 突发事件发生后,事故单位应当针对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依照本章的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 正确
    • 错误
  9. 各类危险化学品分装、改装、开箱(桶)检查等应在库房内进行。

    • 正确
    • 错误
  10. 危险化学品的标志设主标志由表示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的图案、文字说明、底色和危险类别号四个部分组成的菱形标志。副标志图形与主标志相同。

    • 正确
    •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