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判断

2007年11月24日7时51分,某公司上海销售分公司租赁经营的浦三路油气加注站,在停业检修时发生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30人受伤,周围部分建筑物等受损,直接经济损失960万元。事故调查组认定: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液化石油气储罐卸料后没有用氮气置换清洗,储罐内仍残留液化石油气;在用压缩空气进行管道气密性试验时,没有将管道与液化石油气储罐用盲板隔断,致使压缩空气进入了液化石油气储罐,储罐内残留液化石油气与压缩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因违章电焊动火作业,引发试压系统发生化学爆炸,导致事故发生。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本起事故调查组成员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不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 正确
  • 错误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化学品安全标签应由生产企业在货物出厂前粘贴、挂拴、喷印。若要改换包装,则由原生产企业重新粘贴、挂拴、喷印标签。

    • 正确
    • 错误
  2. 爆炸下限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危险性越小。

    • 正确
    • 错误
  3. 用人单位不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 正确
    • 错误
  4. 职业病诊断、鉴定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再次鉴定的费用由个人承担。

    • 正确
    • 错误
  5. 当危险化学品发生紧急事故后,可以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中提供的应急咨询电话和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对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咨询。

    • 正确
    • 错误
  6. 应急救援过程中,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危险品种类、数量,事故性质,危险范围等。

    • 正确
    • 错误
  7.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适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以及环境污染事故、核设施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

    • 正确
    • 错误
  8. 生产单位出厂的危险化学品,其包装上必须加贴标准的安全标签,出厂的非危险化学品可以没有标志。

    • 正确
    • 错误
  9.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绩效测量和监测中被动测量是对与工作有关的事故、事件、其他损失、不良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失效情况的确认、报告和调查。

    • 正确
    • 错误
  10. 储存危险化学品建筑采暖的热媒温度不应过高,可采用机械采暖。

    • 正确
    •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