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半个世纪中,中国城乡的日光强度平均每十年下降3%至4%,且这种趋势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尤为明显。棕色云团正是能见度下降的“罪魁祸首”。
所谓棕色云团,是指状如云团、以细颗粒物为主出现在对流层中的一大片污染物,其成分包括含碳颗粒物、有机颗粒物、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以及沙尘等。
棕色云团中的那些粒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PM2.5),会吸收阳光,或者将部分阳光反射回大气,是造成能见度衰退的主要因素。
在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国家标准中,还没有关于PM2.5的规定。我们每天在电视上或者报纸上看到的空气质量日报中所谓的“可吸入颗粒物”,仅指那些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PM10)。而已有的研究表明,PM2.5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于PM10。因为那些细小的颗粒物,不仅可以进入血液,影响肺部组织,从而诱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可能引起癌变。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指出,每立方米PM2.5的浓度如果上升20微克的话,中国和印度每年会有约34万人死亡。即使按照折中的估计,棕色云团相关的PM2.5所致经济损失,也将分别占到中国GDP的3.6%以及印度GDP的2.2%。
除了影响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棕色云团还可能影响气候。在很多情况下,棕色云团与全球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交织在一起,正在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系统产生极大影响。
此外,棕色云团的成分非常复杂。其中硫酸盐等多种成分可以降温。而黑炭的成分正在加速喜马拉雅等地冰川的融化速度,因为黑炭沉降在冰雪上,会使冰雪颜色变暖,吸收热量的能力增强;黑炭还会加热空气。这些因素,都使得冰川融化加速。
然而,棕色云团对整个气候系统带来的影响,实际上比这复杂得多。它可以通过反射阳光和吸收热量减缓全球气温上升的幅度。如果棕色云团一夜之间消失,全球气温可能迅速上升多达2度,而这正是一些科学家认为地球还能容忍的最大升温幅度。
以下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是( )。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在60岁以下的各年龄组中,男女网民数量差距最大的是( )。
在不同年龄段中,男女网民比例差距大于15%的年龄组共有( )。
按2001年——2007年的发展速度,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男性网民比女性网民多( )。
农村男性网民比城市男性网民的比例高( )。
2001年以来,普通初中四项达标率增速最快的是( )。
2007年,普通初中的四项平均达标率比小学高出近( )。
2007年比2001年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增加了( )。
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200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02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10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11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13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12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
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会计实务
2010年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模
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实务考试
2010年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