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位次不断提升。1978年,我国GDP只有1482亿美元,居世界第十位。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2010年我国GDP达到58791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
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54641万吨,比1978年增长79.3%。棉花产量597万吨,增长1.8倍。油料产量3239万吨,增长5.2倍。近年来,我国谷物、肉类、籽棉、花生、茶叶、水果等农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
制造业大国地位初步确立。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2007年,在22个制造业大类中,我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有15个大类名列前三。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环球通视数据表明,2009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18.6%,比美国稍低1.3个百分点,位居世界第二。到目前为止,我国钢、煤、水泥、棉布等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货物出口额跃居世界第一。1978年,我国货物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不到1%,居世界第二十九位。2009年,我国货物出口额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额居世界第二位。201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972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010年,我国人均GDP大约为( )。
“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人员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
资料表明十一五期间,我国( )。
根据资料可推出,“十一五”期间我国( )。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长持续快于全国就业人员增长,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36.0%上升到2009年的39.9%。
“十一五”期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由2005年的33970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29708万人,年均减少1066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1808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1684万人,年均增加900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23771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6603万人,年均增加708万人。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由2005年的44.8:23.8:31.4转变为2009年的38.1:27.8:34.1,如下图所示。
2009年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及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组织就业人员5088万人,比2005年增加1394万人,年平均增加349万人。 2009年非公有制经济中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年平均增加888万人。
“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平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
2009年我国就业人员总量约为( )。
根据以上资料,不能推出的是( )。
2009年农村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比重比2005年下降( )。
2010年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购置价格全国平均约为( )。
2010年全国房地产业完成开发土地面积比上年下降了7.7%,原因可能是( )。
根据上述资料,可以推出的是( )。
201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个人按揭贷款约占( )。
200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02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10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11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13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12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
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会计实务
2010年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模
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实务考试
2010年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