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根据下文,回答93-96题。

磁共振现象为成像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将人体置于特殊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人体外的接收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 许多原子核的运动类似“自旋体”,不停地以一定的频率自旋。如果把物体放置磁场,原子核可以在磁场中旋转。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决定原子核旋转的频率和方向。在磁场旋转的原子核有一个特点,即可以吸收频率与旋转频率相同的电磁波,使原子核的能量增加;当原子核恢复原状时,就会把多余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用适当的电磁波照射它,然后分析它释放的电磁波,就可以得知构成这一物体的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绘制物体内部精确的立体图像。 水约占人体体重的2/3,在人体不同组织和器官中,水分比例不一样。有趣的是,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会导致水分变化,而这种变化恰好能在磁共振图像中反映出来。因为水由氢和氧原子构成,氢原子能够起到类似显微指南针的作用。在身体暴露于一个强磁场,无线电波的脉冲传递到位后,原子核的能量便开始改变。在脉冲之后,原子核返回先前的状态,一个共振波便发射出来。这样,原子核振荡的微小变化就可以探测出来。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编程,可以创建一个包括不同水含量和水分子运动的反映组织化学结构的三维图像。从而在被观察的身体部位产生非常清晰的组织或器官图像,有利于弄清疾病的病理变化。 由于磁共振成像与X射线、CT等原理完全不同,故对人体没有兵贵神速,几乎适用于全身各系统不同疾病的检测;尤其对颅脑、脊椎和脊髓疾病的检测,更能显示它优于CT。它可以不用血管造影剂即显示血管结构,故对血管、肿块、淋巴结和血管结构之间的鉴别更加独到。它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高于CT数倍,能够敏感地检测出组织成分中水含量的变化,因而常比CT更有效亦更早地发现病变。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优越性,使得这项新的影像学技术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第93题:对“无线电射频脉冲”在磁共振成像技术中的作用,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 A.它在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时,能引起氢原子核在磁场中旋转,导致原子核旋转频率的改变和共振的产生,同时吸收能量 B.它在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时,能引起氢原子核在磁场中旋转,导致原子核旋转频率的改变和射电信号的发出,同时释放能量 C.它能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停止后,氢原子核会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释放能量 D.它能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和能量变化,停止后,射频脉冲会按特定频率把射电信号和能量释放出来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第115题:下列句子表述正确的是( )。

    • A. 非洲每年死亡的人数是最多的 B. 欧洲和北美洲人不移民其他地区 C. 大洋洲最有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
  2. 第114题: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知道( )。

    • A. 亚洲人大部分都移民欧洲 B. 非洲的移民数量仅次于亚洲C. 欧洲人口的增长率最低 D. 大洋洲移民数和人口总增长量最少
  3. 第113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移民数人口总增长量影响最大的是( )。

    • A. 亚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大洋洲
  4. 三、根据下表回答116~120题

    主要地区

    20世纪90年代中

    期人口数(千人)

    出生数

    死亡数

    移民数

    总增长量

    (年平均 千人)

    世界总量

    5978401

    129810

    52072

    77738

    发达地区

    1185174

    13224

    11951

    1971

    3244

    不发达地区

    4793227

    116586

    40121

    -1971

    74493

    非洲

    766623

    28115

    10331

    -287

    17497

    亚洲

    3634279

    77953

    27492

    -1207

    49254

    欧洲

    728934

    7493

    8248

    950

    195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511345

    11554

    3245

    -471

    7839

    北美洲

    307202

    4172

    2528

    930

    2574

    大洋洲

    30018

    527

    227

    81

    381

    第111题:此表主要是介绍世界主要地区20世纪90年代中期( )。

    • A. 人口构成情况 B. 人口数及出生率 C. 人口数及增长情况 D. 人口出生及死亡情况
  5. 第112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数最大的地区为( )。

    • A. 非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亚洲
  6. 第108题:1997年世界平均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的比重为( )。

    • A.12.5% B.1.7% C.5.2% D.4.8%
  7. 第109题:下面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一般情况而言,经济发达程度越高,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就越低,而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则越高B.农耕文明时期,整个社会新创造的财富的绝大部分是依靠农业实现的C.伴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到来,第三产业迅速膨胀D.从图中可以认识到,我国目前仍然处于工业化的阶段
  8. 第110题:有关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1997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仅占1.7%,这说明美国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发展十分落后B.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15.2%,远高于美国同期的比重,这说明在世界产业格局中我国的农业处于相对优势地位C.信息社会的特征是第三产业的迅速膨胀,如网络产业,它体现了一种经济泡沫化的趋势D.经济结构,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一般情况而言,经济发达程度越高,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就越低,而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则越高
  9. 二、根据下面文字和图回答106~110题。

    经济结构,特别是三次产业的结构,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一般情况而言,经济发达程度越高,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就越低,而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则越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时期,整个社会新创造的财富的绝大部分是依靠农业实现的。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二产业比重迅速扩大而第一产业迅速收缩。而伴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到来,第三产业迅速膨胀。例如,美国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比重只有1.7%,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达到72%。同期,世界平均第一产业也仅占5.2%,第三产业比重为61.6%。从1989年到2001年,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了8.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1.6个百分点。到200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总量中的比重分别为15.2%、51.2%和33.6%。

    第106题: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所占比例为( )。

    • A. 51.2% B. 52.2% C. 8.2% D. 33.6%
  10. 第107题:与1989年相比,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的最大变化为( )。

    • A.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出现大幅度降低B.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C.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出现大幅度的提升D.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出现大幅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