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在现代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还未出现、人类最快速的文字信息交流手段只是电报的时代,“超链接"概念的雏形和打造“世界信息库"的构想就已经诞生。1945年,曾有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缩胶卷的信息检索系统,被称为“扩展储存器”。按照当年的构想,这种机器内部分门别类地储存着大量微缩胶卷,人们可以按动电钮,选择不同主题的胶卷来阅读,还可以通过某一个胶卷上记录的信息编号,“链接”到其他的胶卷;不仅如此,这些机器还可以和图书馆联网,通过某种机制复制图书馆里收藏的胶卷,从而实现信息检索功能。但直到万维网诞生,当年的这个设想才变为现实。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 A.万维网实现了“世界信息库"的构想
  • B.世界信息库的构想先于电报技术产生
  • C.扩展储存器于1945年正式面世
  • D.胶卷复制技术的滞后延缓了“超链接"概念的实现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绝大多数12~20岁的受访者每天阅读时间在3个小时以上
    • B.40岁以上的受访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人一年不读书
    • C.大部分受访者每年读书在6本以上
    • D.受访者中每年阅读量在l3本及以上者不到100人
  2. 下列哪项与受访者中不读书人数比例最接近?

    • A.61岁及以上受访者中每天读书l小时以下者的比例
    • B.41~60岁受访者中每年读书1~6本者的比例
    • C.12~20岁受访者中每天读书1~2小时者的比例
    • D.21~童节0岁受访者中每年读书7~12本者的比例
  3. 受访者中有多少人每天阅读时间在1小时以上?

    • A.448
    • B.523
    • C.564
    • D.639
  4. 受访者中,以下哪个年龄段的平均阅读时间与所有受访者的平均阅读时间差别最大?

    • A.12~20岁
    • B.21~40岁
    • C.41~60岁
    • D.61岁及以上
  5.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96-100题o2012年某市开展了市民阅读情况调查。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式,访问了本市l2周岁以上的1000名市民。调查显示,多数受访者保持每天阅读的良好习惯。其中,阅读时间在1--2小时的为8%,2~3小时的为ll.6%,3小时以上的为7.5%。

     42.8%的受访者每年阅读量在l~6本书,10.8%阅读量在7-12本书,10.5%阅读量在13本及以上。 

    当被问及没有更多时间阅读的原因时,57.9%的受访者选择“工作学习太忙”,比重最高;其次为“家务太多”,比重为28.7%;“没有值得读的好书”‘‘娱乐活动太多”‘‘对阅读不感兴蔼”‘‘书价太贵”的比重依次为l7.5%、l8.1%、l0.3%、23.5%。96.将没有更多时间阅读的原因按选择人数从多到少排序,排名第三的是:

    • A.A.没有值得读的好书
    • B.B.娱乐活动太多
    • C.C.对阅读不感兴趣
    • D.D.书价太贵
  6. 某职工2008年就医4次,平均每次产生费用2400元,每次均享受与当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平均实际报销比例相当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则他当年自己实际支付的医疗费用约为多少钱?

    • A.34CH5元
    • B.3814元
    • C.5193元
    • D.5785元
  7. 2010年平均每个参保人员享受的基本医疗保险次数约比2006年:

    • A.上升了l5%
    • B.上升了35%
    • C.下降了l5%
    • D.下降了35%
  8. 以下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2008年参保人数的同比增量超过其余年份
    • B.B.2006到2011年,享受待遇人次数平均每年增加不到一亿
    • C.C.2009到2011年,参保人数增长率均低于l0%
    • D.D.2007到2009年,平均每个参保人员享受的待遇人次逐年增加
  9. 2005到2011年,平均每年新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者约为多少亿人?

    • A.A.0.17
    • B.B.0.19
    • C.C.0.21
    • D.D.0.23
  10. 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请开始答题: 

    一、回答91-95题。

     

    2006到2011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平均实际报销比例同比增长最快的是:

    • A.A.2007年
    • B.B.2008年
    • C.C.2009年
    • D.D.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