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下列各项中,属于主要报告形式下分部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是( )

  • A.分部收入
  • B.分部所有者权益
  • C.分部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 D.分部间转移价格确定及其变更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甲公司与其子公司乙、丙公司之间发生了下列内部存货交易:

    (1)2013年5月6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A商品600 000元,毛利率20%,款项以银行

    存款结算;当年乙公司从甲公司购入的A商品对集团外销售70%,售价550 000元,

    其余商品尚未销售。

    (2)2013年8月12日,甲公司向丙公司销售B商品300 000元,毛利率15%,款项以银

    行存款结算;丙公司将所购8商品在2013年12月31日前全部销售给集团外某公司。

    (3)2014年6月30日,乙公司将2013年5月6日从甲公司购入的剩余30%的A商品

    对集团外销售,售价250 000元,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问未发生其他内部存货交易。

    假设上述售价均为不含税价格。

    要求:编制甲公司2013年和2014年与内部存货交易相关的抵消分录。

  2. 2013年9月1日,甲企业为规避持有存货V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与某金融机构签订了一份衍生金融工具合同F,并将其指定为存货V的价格变化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的套期。衍生金融工具F的标的资产与被套期项目存货V在数量、质量、产地和价格变动方面相同。其他情况如下:

    (1)2013年9月1日,衍生金融工具F的公允价值为零,存货V的账面价值和成本均为400 000元,公允价值为420 000元;

    (2)2013年12月31日,存货V的公允价值下降了40 000元,衍生金融工具F的公允价值上涨了30 000元;

    (3)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380 000元的价格出售存货V,款项存入银行。假设甲公司预期该套期完全有效,不考虑衍生金融工具的时间价值和相关税费。

    要求:分别编制2013年9月1日和2013年12月31目的相关会计分录。

  3. 2013年7月1 13,甲公司发行面值1元、市价3元的普通股1 200 000股作为对价吸收合并乙公司,合并费用忽略不计。甲、乙两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关系,采用的会计政策

    相同。甲、乙公司合并前的个别资产负债表如下:

    要求:(1)编制甲公司合并日的相关会计分录。

    (2)计算甲公司合并后的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

  4. 20×3年9月11日,甲公司以每件10欧元的价格购入A商品10 000件,已办理入库手续,货款未付,当日即期汇率E 1=RMB8。09。当年A商品已售出8 000件,年末库存2 000件,国内市场尚无A商品供应,A商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已降至每件9欧元,20 X3年12月31日的即期汇率为£1=RMB8.25。假设甲公司外币业务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按月计算汇兑损益,不考虑税费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要求:(1)编制商品购入日的会计分录。

    (2)计算报表日“应付账款”账户产生的汇兑损益金额。

    (3)计算报表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

  5. 2013年12月甲公司购入成本为450 000元的固定资产一台,当月投入使用,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0,会计上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按税法规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假设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相同,该公司各年末均未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填列暂时性差异及其对所得税影响数计算表,请将下表绘制在答题卡上作答。

  6. 简述融资租赁的认定标准。

  7. 简述招股说明书与上市公告书的联系与区别。

  8. 下列各项中,属于破产清算会计工作内容的有( )

    • A.财产清查
    • B.编制清算会计报表
    • C.核算和监督清算费用的支付
    • D.核算和监督破产企业财产的变价
    • E.核算和监督破产企业财产的分配
  9. 关于现时成本会计报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现时成本利润表以名义货币为计价基准
    • B.现时成本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
    • C.现时成本利润表的格式与传统财务会计的利润表基本相同
    • D.财务资本维护观念下在现时成本利润表中反映持有资产形成的收益或损失
    • E.实物资本维护观念下的持有资产损益作为权益类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反映
  10. 下列有关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以历史成本作为计价基准
    • B.以等值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 C.以财务资本维护为理论基础
    • D.以实物资本维护为理论基础
    • E.要求根据物价变动计算持产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