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到1952年底,这项经济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60%的农村人口。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据此判断,这项改革是

  • A.土地改革
  • B.社会主义改造
  • C.人民公社化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试题出自试卷《2016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题【中考历史真题】》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26、近代以来,莘莘学子求新知于世界,学成归来,报效祖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120名官费留学生,踏上美国的土地。耶鲁大学校长波特致清廷的亲笔信中称:“贵国派遣的青年学生,各门学科都有极佳的成绩……他们的道德,也无不优美高尚,足以为贵国增光。他们虽然年少,却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关系祖国荣誉,因此谨言慎行。”

        ——钱钢、胡劲草《大清留美幼童记》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杰出代表之一。他把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与解决中国遭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侵略压迫的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新的学说。

       

    见题26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清王朝派幼童赴美留学的目的。概括波特校长赞赏中国留学生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学说”名称。该学说首先成为哪一场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这场革命运动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5分)

     (3)有学者认为,20世纪历代留学生回国后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理解。(3分)

     (4)综上所述,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概括归国学子在哪些层面作出了贡献?(2分) 

  2. 通过让出部分国家主权,进行国家间的联合,达成区域和平,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是一项重大尝试。二战后,这一“尝试”的典型事例是(  )

    • A.北约
    • B.华约
    • C.独立国家联合体
    • D.欧洲联盟
  3. 苏联解体后,国际关系中“敌、我、友”界限变得比较模糊,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冷战”逻辑逐渐失效。下列表述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

    • A.超级大国美国独霸世界
    • B.各国之间政治分歧已经消失
    • C.竞争合作、妥协共处趋势增强
    • D.多极化国际格局形成
  4. 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去25年来,没有谁比我更彻底地反对共产主义……进攻苏联,只不过是企图进攻不列颠岛的前奏。因此,苏联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是美国的危难。”这反映出(  )

    • A.丘吉尔不再反对共产主义了
    • B.英美已结成反法西斯同盟
    • C.苏联存亡事关英美的命运
    • D.苏联欲拉拢英美抵御德国
  5. 题22表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一组数据。由此可见(  )

    • A.A.实际完成数额与预期相差甚远
    • B.B.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
    • C.C.工业产品质量好、种类多
    • D.D.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6. 18世纪80年代后,英国工业品产量增长迅速,积累了大量资金,工业革命持续加速。推动工业革命“持续加速”的动力是(  )

    • A.畜力、水力
    • B.改良蒸汽机
    • C.石油
    • D.电力
  7. 1915年初,俄国军医活沃伊洛夫斯基在写给亲人的信中说:“战争使我们不断地贬低人的身份和尊严,只留下动物的本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 A.士兵对战争漠不关心
    • B.士兵不惧怕死亡
    • C.战争使士兵丧失了人格和尊严
    • D.战争使士兵斗志昂扬
  8. 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希腊“极盛时期”具有深远影响的是(  )

    • A.海外贸易
    • B.文化教育
    • C.军事外交
    • D.民主政治
  9. 英军统帅盖奇1774年给伦敦的报告中惊呼:“遍及整个美洲大陆的激情把所有的人联合在一种共同的事业中……全体人民达到这样的狂热程度,以致准备进行疯狂的尝试。”报告中“共同的事业”是指(  )

    • A.维护国家统一
    • B.摧毁封建专制统治
    • C.确立君主立宪制
    • D.推翻英国殖民统治
  10. 读题16表:《香港转口贸易的主要市场及比率(1971-1991年)》,表中中国内地“比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A.“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 B.B.改革开放的实施
    • C.C.“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 D.D.中国重返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