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4下半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深度预测卷(4)

  • 卷面总分:100分
  • 浏览次数:0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94次
  • 作答时间:60分钟
试卷简介

2014下半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深度预测卷(4),本试卷总分100分,共有4类型题目。

  • 一、单选题
  • 二、多选题
  • 三、判断题
  • 四、情景题
部分试题预览
  1. 教师应该如何增强挫折承受力?(  )

    • A.教会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 B.让学生学会总结经验教训
    • C.调节抱负水平
    • D.改善挫折情境
  2. 在教育教学中,有些同学对于因为一次成绩不理想就放弃学习,这说明他的意志缺乏(  )。

    • A.自觉性
    • B.果断性
    • C.坚持性
    • D.自制性
  3. 维果斯基认为,当学生够不到“葡萄”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  )教学。

    • A.先行组织者
    • B.支架式
    • C.范例式
    • D.自主探究
  4. 下列各在伊索寓言中有个《狐狸与葡萄》的故事,说的是一只狐狸很想得到已经熟透了的葡萄,于是它跳起来,结果不够高,于是又跳起来,再跳起来……想吃葡萄而又跳得不够高,这也算是一种“挫折”或“心理压力”了。此时此刻那狐狸该怎么办呢?若是一个劲地跳下去,就是累死也还是够不到那葡萄。于是,那狐狸说: “反正这葡萄是酸的。”言外之意是反正那葡萄也不能吃,即使跳得够高,摘得到也还是“不能吃”,这样,狐狸也就“心安理得”地走开,去寻找其他好吃的食物去了。

    案例中反映的心理防御机制是(  )。

    • A.否认
    • B.退行
    • C.合理化
    • D.升华
  5. 材料中班主任老师的正确做法应该是(  )。

    • A.深入了解学生,找出问题背后原因,有的放矢进行教育
    • B.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 C.任其自然,孩子长大了就好了
    • D.用更加严厉的方法对待这个“坏学生”
  6. 以上情景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学生是人,他们也有自尊,要尊重学生
    • B.中小学存在的这种不尊重学生而又司空见惯的现象应引起我们重视
    • C.学生是受教育者,不存在尊重学生的问题
    • D.“坏学生”就是要让他逃离学校
  7. 材料中班主任的错误之处在于(  )。

    • A.错误地运用了学生互评的作用
    • B.违反了德育过程中要以正面引导为主的原则
    • C.不利于学生不良行为的消除
    • D.违背了德育过程中的尊重性原则
  8. 下列各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了3名“坏学生”,其中两名学生因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项“坏学生”的帽子竟落在儿子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当天下午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3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并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自从这个9岁的孩子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

    以上案例说到的事实是(  )。

    • A.孩子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逃学
    • B.9岁的小男孩被评选为“坏学生”
    • C.学校的一个班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坏学生”
    • D.班主任虽然认为评选“坏学生”不对,但仍然执行学校的决定
  9. 在心理学中的个性或人格是同一概念。 (  )

    • 正确
    • 错误
  10. 关于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皮亚杰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儿童达到道德的自律。(  )

    • 正确
    •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