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4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权威预测试卷(4)

  • 卷面总分:150分
  • 浏览次数:0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39次
  • 作答时间:120分钟
试卷简介

2014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权威预测试卷(4),本试卷总分150分,共有4类型题目。

  • 单项选择题
  • 辨析题
  • 简答题
  • 材料分析题
部分试题预览
  1. 课上马老师给大家讲“波伊尔定律”。他说具有恒定质量和温度的气体,其压力与体积成反比。后来他又出示一个公式“P×V=K”并解释说其中P代表压力,V代表体积,K代表一个衡量(衡量中包括恒定的质量和温度)。他边举例边板书:如果P=2个大气压,且衡量为8,那么体积就是4立方厘米。2个大气压×4立方厘米=8。如果我们把压力变量改为4个大气压,体积就成了2立方厘米,4个大气压×2立方厘米=8,别的同学都懂了,可是班上的小妮小刚还是搞不明白。老师知道小妮空间想象力很强,他说,你可以想象,你有个气球,你双手使劲压气球,气球体积变小了,这时压力变大了,小妮很快就明白了。“对,体积再小,压力会更大,甚至还会爆了呢。”对于小刚,老师也了解他一向身体灵活,运动能力强,他对小刚说,你鼓起腮嘴里憋一口气,别让气体漏出,然后用手压住一侧面颊,嘴里的气体体积变小了,你会感到压力变大,把另侧面颊变的硬邦邦,当你把手松开,口腔空间变大,压力小了,面颊也软了。小刚自己尝试了几次。也搞明白了“波伊尔定律”。

    问题:请分析马老师的教学符合哪一项教学原则?

  2. 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

    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分析。

  3.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是什么?

  4. 根据迁移的内容,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5.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6.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

    • A.发展勤奋感
    • B.培养主动性
    • C.形成亲密感
    • D.建立自我同一感
  7. 记忆术是一种有效的复述策略。

  8.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 A.阶段性
    • B.顺序性
    • C.不平衡性
    • D.差异性
  9. 我国学科课程的雏形是(  )

    • A.七艺
    • B.语文、数学、外语
    • C.礼乐射御书数
    • D.四书五经
  10. 下面属于情绪而不属于情感的是(  )

    • A.对艺术作品的欣赏
    • B.对祖国的热爱
    • C.助人为乐的幸福感
    • D.高考录取后带来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