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3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考前预测试卷五

  • 卷面总分:100分
  • 浏览次数:0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84次
  • 作答时间:120分钟
试卷简介

2013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考前预测试卷五:本试卷总分120分;共有6类型题目

  • 单项选择题
  • 现代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 诗词鉴赏
  • 写作题
部分试题预览
  1. 自生命萌动之初,你在人世间就有了自己的位置,到生命终结之际,你在大地上仍有自己的啦置;在整个生命历程中,你一直同位置打着交道。或许,你有一段关于位置的心情故事;或许,你有许多关于位置的独到见解;或许,位置曾引起你深入的思索;或许,位置让你产生无限的感慨…

    请以“位置”为作文话题写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2. 诗人描绘了哪两幅画面?借此揭示了什么?(2分)

  3. 本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3分)

  4. 根据以下诗词,回答下列各题。

    观刈表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解释加点词语。(每小题0.5分,共3分)

    (1)小麦覆黄(  )

    (2)妇姑箪食(  )

    (3)右手遗穗(  )

    (4)左臂悬筐(  )

    (5)吏禄三百(  )

    (6)岁有余粮(  )

  5. 翻译下列诗句。(2分)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6. 分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所蕴涵的深刻含义。(不需翻译)(2分)

  7. 这首诗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8. 诗中“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磐音”当中的“俱寂”与“钟磬音”矛盾吗?请你从表现手法和诗人内心旨趣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3分)

  9.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以霸晓兵爱士,可独任,拜为偏将军。

    (2)如此,茂众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

    (3)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10. 根据以下古诗,回答下列各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潭影空人心”一句中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