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题(20分)
某单位在紧邻其围墙的旁边征用了一块土地,新建了一幢三层办公楼及附属设施,改建了单位内部道路、绿地等。建设完工后,因土地权属变更登记和新建房屋产权登记的需要,某测绘单位承接了有关的变更地籍测量和房产测量任务。
已有的测绘资料:城市高精度GPS平面控制网及CORS服务系统,高程控制网及似大地水准面模型。
执行的相关标准有:①《地籍调查规程》(TD1001-2012);②《房产测量规范第1单元:房产测量规定》(GB/T17986.1-2000);③《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测绘单位现有测量仪器设备:GPS接收机、全站仪、手持测距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等。
变更地籍测量进行了权属调查、界址点测量、地籍图测量等工作。其中地籍图测量采集了地籍要素和地形要素等内容;界址点测量采用全野外测量方法,现场可直接进行角度观测和距离测量。
房产测量实测了新建成办公楼的有关数据。包括隔层的外墙尺寸、一层的大厅尺寸、二层大厅挑空尺寸和三层阳台的外围尺寸,所有尺寸不考虑墙厚,详见下图(单位:m)。
问题:1、简述该项目界址点测量可采用的测量方法和使用的仪器设备。
2、简述该项目变更地籍测量中地籍要素和地形要素的主要内容。
3、根据途中所给尺寸计算办公楼的建筑面积。(列出计算过程,结果取位至0.01m2)。
第六题(20分)
某地级市决定编制一幅全市地理挂图,要求充分利用现有最新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成果,以普通地图表现形式,反映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基本特征及分布。某测绘单位承接了该任务。该市地处东经120°50′-124°00′,北纬28°45′-30°30′.中心城区东西宽12km,南北长8km。近年新建了一些高铁、公路、市政道路及工业区,同时进行了旧城改造。
1、收集到的资料如下:
(1)2013年全市范围的航空正射影像数据,分辨率为0.5m;
(2)2010年更新的1:5万数字线划图,包括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地貌、境界与政区等要素及相关属性;
(3)2011年更新的中心城区96km21:1万数字线划图,包括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境界与政区、植被与土质等要素及相关属性;
(4)2013年采集的全市范围地名及兴趣点数据,包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旅游点等;
(5)2009年至2013年12月期间行政区划及地名等变更文件。
2、编制挂图的部分要求如下:
(1)挂图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投影变形相对合理;
(2)挂图采用全开纸张,主图比例尺为1:9.5万。图上县级(含)以上居民地采用街区式图形符号表示(内置政府驻地),其余居民地采用圈形符号表示;
(3)图幅左下角插一幅该市中心城区放大图,内图廓尺寸为310mm×200mm。其中,表示的居民地及设施要素包括:街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旅游点;
(4)主图和插图应相互协调;
(5)挂图要素的现势性达到2013年。
问题:1、说明主图的地图投影宜采用3°分带还是6°分带的理由,计算确定宜选择的中央经线。
2、计算确定中心城区放大图的比例尺。
3、说明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在编绘主图或插图中的用途。
4、简述对挂图中居民地及设施要素编绘质量进行检查的工作内容。
第四题(20分)
某水电站大坝长约500m、坝高约85m。在大坝相应位置安置了相关的仪器设备,主要包括引张线、正垂线/倒垂线、静力水准仪和测量机器人等四类设备,以便于对大坝进行变形监测,保证大坝运行安全。
设备的安置情况如下:
(1)在大坝不同高程的廊道内布设了若干条引张线;
(2)在坝段不同位置布设了若干个正垂线和倒垂线;
(3)在坝段不同位置安置了若干台静力水准仪;
(4)现场安置了一套测量机器人自动监测系统。
在坝体下游400m处的左右两岸各有一已知坐标的基岩GPS控制点,控制点上有强制对中盘,在左岸基岩GPS控制点A上架设一台测量机器人(测角精度0.5秒,测距精度0.5mm+1ppm,单棱镜测程1km),在右岸基岩GPS控制点B上安置一圆棱镜。为了使用测量机器人自动监测大坝变形,在大坝下游一侧的坝体不同高程面上安置了一批圆棱镜作为变形监测的观测目标。系统自动监测前首先进行学习测量,然后按设定的周期自动观测,并实时将测量结果传输到变形监测管理系统。在每个周期测量中,各测回都首先自动照准B点,并获取距离、水平读盘和垂直度盘读数。
问题:
1、安置于大坝上的四类设备的观测结果分别是什么?
2、在每个周期测量中,各测回为什么都要首先自动照准B点,并获取距离、水平度盘和垂直度盘读数?
3、测量机器人学习测量的目的是什么?说明学习测量的详细步骤。
第三题(20分)
测绘单位承担了某测区基础控制测量工作,测区面积约1800km2,地势平坦,无COR S网络覆盖。工作内容包括10个GPS C级点GPS联测,三等水准联测及建立测区高程异常拟合模型,测量基准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及1985国家高程基准。
测区已有资料情况:测区周边均匀分布有3个国家GPSB级框架点,一条二等水准线路经过测区。观测设备采用经检验合格的双频GPS接收机(5mm+1×10-6)3台套,DS1水准仪一套。
技术要求:GPS C级网按同步环边连接式布网观测;按照三等水准联测GPSC级点;采用函数f(x,y)=a0+a1x+a2y+a3x2+a4y2+a5xy计算测区高程异常拟合模型。
经GPS观测、水准联测及数据平差处理,获取了各GPSC级点的CGCS2000坐标及1985高程成果。某GPS三边同步环各坐标分量情况统计如下:
拟合方法:利用GPSC级点成果计算测区高程异常拟合模型。经检验,拟合精度为±12.5px。
问题:
1、本工程共能建立几个同步环?计算本工程的独立基线数有几条?
2、根据本项目给出的某同步环给出的数据(见表)计算个坐标分量残差与同步环闭合差。
3、简述测区高程异常拟合模型的建立过程,如何检验本项目高程异常拟合模型的精度?
第一题(20分)
某单位拟在一山披上开挖地基新建一住宅小区,范围内现有房屋、陡坎、小路、果园、河沟、水塘等。某测绘单位承接了该工程开挖土石方量的测算任务。外业测量设备使用一套测角精度为2''的全站仪。数据处理及土石方量计算采用商用软件。
(1)距山脚约500m处有一个等级水准点。在山顶布测了一条闭合导线,精度要求为1/2000。其中,导线测量的水平角观测结果如下:
(2)在山坡上确定了建设开挖的范围,并测定了各个拐点的平面坐标(x,y),要求开挖后的地基为水平面(高程为h),周围破面垂直于地基。
(3)采集山坡上的地形特征点和碎部点的位置及高程。为保证土石方量计算精度,采集各种地形特征点和碎部点,碎部点的采集间距小于20m。
(4)数据采集完成后,对数据进行一系列处理,完后采用方格网法计算出土石方量,最终经质检无误后上交成果。
问题:1、列式计算本项目中导线测量的方位角闭合差。
2、本项目中哪些位置的地形特征点必须采集?
3.简述采用方格网法计算开挖土石方量的步骤。
4.简述影响本项目土石方量测算精度的因素。
第二题(20分)
某测绘单位承担了某县地理国情普查项目,需要生产该县0.5m分辨率的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1、测区地理概况 该县位于平原与丘陵接壤区,城镇多位于平原区域,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该地变化较大。
2、已收集的数据资料
(1)已获取该县2013年7月份0.5m高分辨率全色卫星影像数据和多光谱影像数据(红、绿、蓝、近红外)。
(2)收集到该县航空摄影数据,摄影时间为2011年11月,摄影比例尺为1:25000,分辨率为1m。
(3)收集到该县2012年5月完成的该航摄数据的空三加密成果,成果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3.生产要求
(1)全县范围真彩色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2)影像需采用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正射纠正,所需数字高程模型(DEM)按1:1万分幅,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3)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对生产的数字正射影像图进行了质量检查,主要有空间参考系、位置精度、影像质量、附件质量等。
问题:
1、本项目收集的几种资料的目的是什么?所收集的资料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2、简述本项目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的作业步骤和流程。
3、简述空间参考系需要检查的内容、影像质量检查的内容。
2013年注册测绘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2年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真题及答
2014年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测绘案列
2011年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测绘案列
2016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
2017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
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模拟试卷1
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模拟试卷1
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模拟试卷1
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模拟试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