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会计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2)
-
销售费用为( )万元。
- A.7
- B.5
- C.12
- D.27
-
净利润为( )万元。
- A.30
- B.200
- C.42
- D.22.5
-
利润总额为( )万元。
- A.30
- B.165
- C.53
- D.42
-
管理费用为( )万元。
- A.8
- B.23
- C.15
- D.7
-
2013年2月甲上市公司发生如下交易或事项:(1)销售库存商品一批,该批商品售价为200万元,增值税为17万元,实际成本为135万元,商品已发出。货款尚未结清。(2)支付广告费7万元。(3)计提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8万元。(4)分配工资费用,其中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15万元,销售人员工资5万元。说明:适用所得税税率是25%。要求:计算甲上市公司2013年度2月份利润表中下列项目的本期金额。
营业收入为( )万元。
- A.100
- B.135
- C.200
- D.207
-
公司2013年3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项目“期末余额”栏的金额是( )元。
- A.5700000
- B.6100000
- C.5500000
- D.6700000
-
公司2013年3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项目“期末余额”栏的金额是( )元。
- A.240000
- B.380000
- C.270000
- D.130000
-
公司2013年3月31日“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本期金额”栏的金额是( )元。
- A.160000
- B.180000
- C.120000
- D.135000
-
2013年3月31日,某公司有关账户期末余额及相关经济业务如下:(1)“库存现金”账户借方余额为2000元,“银行存款”账户借方余额为350000元,“其他货币资金”账户借方余额为500000元。(2)“应收账款”总账账户借方余额为350000元,其所属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为480000元,所属明细账贷方余额合计为130000元,“坏账准备”账户贷方余额为30000元(均系应收账款计提)。(3)“固定资产”账户借方余额为8700000元,“累计折旧”账户贷方余额为2600000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贷方余额为600000元。(4)“应付账款”总账账户贷方余额为240000元,其所属明细账户贷方余额合计为350000元,所属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为110000元。(5)“预付账款”总账账户借方余额为130000元,其所属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为160000元,其所属明细账贷方余额合计为30000元。(6)本月实现营业收入为2000000元,营业成本为15000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为240000元,期间费用为100000元,营业外收入为20000元,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以下5个问题。
公司2013年3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项目和“应收账款”项目“期末余额”栏的金额是( )。
- A.货币资金为852000元
- B.货币资金为352000元
- C.应收账款为450000元
- D.应收账款为350000元
-
公司2013年3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预收账款”项目“期末余额”栏的金额是( )元。
- A.480000
- B.450000
- C.350000
- D.130000
-
期末对账时,也包括账证核对,即会计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金额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 )
- 正确
- 错误
-
企业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数据在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在不同的企业之间则不一定要相互可比。( )
- 正确
- 错误
-
核算期间费用的各账户期末结转后,应无余额。( )
- 正确
- 错误
-
固定资产明细账不必每年更换,可以连续使用。( )
- 正确
- 错误
-
购货时发生的短缺如果属于运输部门的责任造成的,则应记入“其他应收款”账户进行核算。( )
- 正确
- 错误
-
库存现金日记账既可以是订本式,也可以是活页式。( )
- 正确
- 错误
-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
- 正确
- 错误
-
登记账簿时,发生的空行、空页一定要补充书写,不得注销。( )
- 正确
- 错误
-
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同属于货币资金,因此清查方法相同。( )
- 正确
- 错误
-
在进行库存现金和存货清查时,出纳人员和实物保管人员不得在场。( )
- 正确
- 错误
-
会计科目具有一定的结构,通常划分为借方和贷方。( )
- 正确
- 错误
-
单位从外部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盖有填制单位的公章。单位内部自制的原始凭证则无需签名或盖章。( )
- 正确
- 错误
-
在借贷记账法下,一般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 )
- 正确
- 错误
-
在借贷记账法下,试算平衡是检查账户记录是否错误的唯一方法。( )
- 正确
- 错误
-
某企业银行存款期初借方余额为20万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5万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13万元,则期末借方余额为12万元。( )
- 正确
- 错误
-
填写原始凭证时小写金额¥30068.45,大写金额应写为:人民币叁万零陆拾捌元肆角伍分整。( )
- 正确
- 错误
-
未达账项就是企业与银行之间由于记账不及时而形成的一方已经入账而另一方未入账的款项。( )
- 正确
- 错误
-
付款凭证的左上角“借方科目”处,应填写“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 )
- 正确
- 错误
-
利润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相抵后的差额,是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 )
- 正确
- 错误
-
试算平衡表必须填列各账户的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 )
- 正确
- 错误
-
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要求有( )。
- A.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和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 B.积极处理多余积压财产,清理往来款
- C.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惩罚
- D.及时调整账簿记录,保证账实相符
-
企业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主要依据有( )。
- A.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 B.固定资产的原价
- C.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 D.固定资产的实际净残值
-
下列各种工作的错误,应当用红字更正法予以更正的包括( )等。
- A.在登记账簿时将256元误记为265元,记账凭证正确无误
- B.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误将“应收账款”科目填写为“应付账款”,并已登记入账
- C.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误将3000元填作300元,尚未入账
- D.记账凭证中的借贷方向用错,并已入账
-
下列各项中,属于非流动负债的有( )。
- A.应付债券
- B.长期应付款
- C.应付股利
- D.应付账款
-
下列经济业务引起等式一边变化的有( )。
- A.购入材料,货款未付
- B.购入材料,款项已付
- C.收回甲单位前欠货款
- D.归还前欠乙单位货款
-
销售费用用于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 )。
- A.包装费
- B.展览和广告费
- C.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
- D.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
-
为购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的长期借款,所发生的( ),在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应在发生时予以资本化。
- A.利息
- B.折价的摊销
- C.溢价的摊销
- D.汇兑差额
-
下列错误中,试算平衡表无法检查的有( )。
- A.账户记账方向颠倒
- B.漏记某项经济业务
- C.重记某项经济业务
- D.一笔会计分录的借贷金额不等
-
某工厂为购置生产线取得长期借款,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则企业在所购置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使用状态之后发生的借款利息,应( )。
- A.借记“长期借款”
- B.贷记“财务费用”
- C.借记“财务费用”
- D.贷记“长期借款”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银行存款日记账可采用三栏式账簿
- B.原材料明细账可以采用数量金额式账簿
- C.存货明细账可以采用横线登记式账簿或明细分类账簿
- D.成本费用明细账采用多栏式账簿
-
期末一般无余额的账户有( )。
- A.生产成本
- B.制造费用
- C.销售费用
- D.管理费用
-
会计等式反映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是( )的理论基础。
- A.复式记账
- B.设置账户
- C.财产清查
- D.编制账务报表
-
由于仓库保管员工作调动对其保管的全部存货进行的盘点属于( )。
- A.定期清查
- B.不定期清查
- C.全面清查
- D.局部清查
-
记账凭证填制以后,必须有专人审核,下列各项中属于其审核的主要内容的有( )。
- A.是否符合原始凭证
- B.有关项目是否填列完备
- C.经济业务是否合法、合规,有无违法乱纪行为
- D.有关人员签章是否齐全
-
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各项目中,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的是( )。
- A.实收资本
- B.资本公积
- C.盈余公积
- D.未分配利润
-
汇总收款凭证的编制方法是( )。
- A.按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账户的借方设置
- B.按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设置
- C.按与设置账户相对应的贷方科目加以归类、汇总
- D.按与设置账户相对应的借方科目加以归类、汇总
-
下列应通过“管理费用"账户来核算的职工薪酬有( )。
- A.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酬
- B.离退休人员的薪酬
- C.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
- D.辞退员工支付的补偿金
-
下列可以成为“本年利润”账户对应账户的有( )。
- A.营业税金及附加
- B.生产成本
- C.利润分配
- D.所得税费用
-
下列必须逐日逐笔登记明细账的有( )。
- A.原材料
- B.应收账款
- C.应付账款
- D.管理费用
-
企业账面会计利润为210000元,税收滞纳金2500元,业务招待费超支8000元,国债利息收入5000元,其应纳税所得额为( )元。
- A.215500
- B.204500
- C.225500
- D.194500
-
收款凭证的填制要求包括( )。
- A.收款凭证左上角的“借方科目”按收款的性质填写“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 B.日期填写的是购买原材料的日期
- C.右上角填写填制收款凭证的顺序号
- D.“摘要”填写对所记录的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
-
某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185600元,预计能生产产品产量为1000000件,预计净残值率为3%,本月生产产品20000件。则该台机器设备的本月折旧额为( )元。
- A.0.18
- B.0.19
- C.180000
- D.3600
-
甲公司于3月15日向乙公司销售产品一批,应收账款总额为12万元,规定的付款条件为(2/10,1/20,N/30)。如果乙公司于3月23日付款,甲公司实际收到的金额是( )万元。
- A.11
- B.12
- C.11.88
- D.11.76
-
利润表中的“本期金额”栏内各项数字一般应根据损益类科目的( )填列。
- A.本期发生额
- B.累计发生额
- C.期初余额
- D.期末余额
-
二级科目是介于( )之间的科目。
- A.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 B.总账与明细账
- C.总分类科目
- D.明细分类科目
-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这体现的是( )要求。
- A.相关性
- B.可靠性
- C.及时性
- D.可理解性
-
对盘盈的固定资产进行计量,常用的会计计量属性是( )。
- A.历史成本
- B.重置成本
- C.可变现净值
- D.现值
-
“财务费用”账户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属于( )类账户。
- A.资
- B.所有者权益
- C.成本
- D.损益
-
下列不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
- A.管理费用
- B.制造费用
- C.销售费用
- D.财务费用
-
下列各项中,工业企业应将相关材料实际成本结转至“业务成本”科目的是( )。
- A.对外销售材料
- B.基本生产车间领用材料
- C.车间管理部门领用材料
- D.行政管理部门领用材料
-
某企业填制一张付款凭证,其附件包括:原始凭证汇总表1张,该汇总表所附的原始凭证为3张;报销差旅费的零散票券5张粘贴在一张纸上。那么,该付款凭证附件张数应为( )张。
- A.2
- B.5
- C.8
- D.9
-
下列不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是( )。
- A.实收资本
- B.资本公积
- C.盈余公积
- D.主营业务收入
-
下列事项中会引起现金流量净额变动的是( )。
- A.将现金存入银行
- B.用银行存款购买1个月到期的债券
- C.用固定资产抵偿债务
- D.用银行存款清偿20万元的债务
-
下列各项不属于会计主体的是( )。
- A.企业集团
- B.社会团体
- C.独立核算的营业部
- D.不独立核算的营业部
-
形成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所依据的会计基本假设是( )。
- A.货币计量
- B.会计年度
- C.持续经营
- D.会计分期
-
某企业“应付账款”明细账期末余额情况如下:“应付账款—甲企业”贷方余额为200000元,“应付账款—乙企业”借方余额为180000元,“应付账款—丙企业,贷方余额为300000元。假如该企业“预付账款”明细账均为借方余额。则根据以上数据计算的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应付账款”项目的数额为( )元。
- A.680000
- B.320000
- C.500000
- D.80000
-
企业于2012年11月份售出的商品,2013年6月份发生退货,应冲减( )的销售收入。
- A.2012年11月份
- B.2012年年末
- C.2013年6月份
- D.2013年1月份
-
如果某一账户的左方登记增加,右方登记减少,期初余额在左方,而期末余额在右方,则表明( )。
- A.本期增加发生额低于本期减少发生额的差额小于期初余额
- B.本期增加发生额低于本期减少发生额的差额大于期初余额
- C.本期增加发生额超过本期减少发生额的差额大于期初余额
- D.本期增加发生额超过本期减少发生额的差额小于期初余额
-
关于资产负债表的格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资产负债表主要有账户式和报告式
- B.我国的资产负债表采用报告式
- C.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方,左方为资产,右方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 D.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按照求偿权的先后顺序排列
-
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工作前的财产清查适用( )。
- A.全面清查
- B.局部清查
- C.实地盘点
- D.定期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