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湖南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押题密卷(1)
-
论述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
论述应当怎样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
教师如何提高课堂里群体的凝聚力?
-
应当如何理解品德的含义?
-
如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
简述教师的正确学生观的主要内容。
-
学习
-
教育心理学
-
人际关系
-
演绎推理
-
__________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
态度结构比能力结构更为复杂,因为态度除包含认知成分之外,还包含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是指教师在课堂里创设对教学有促进作用的组织良好的_________,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
测验是测量一个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__________人们心理特征。
-
现代迁移理论中,以_________等人为代表,认为如果两种情境中有产生式的交叉或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
-
在操作定向阶段形成的映象包括有关__________的各种信息和与__________有关或无关的各种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分。
-
在认知风格中,与“场独立”相对的认知风格(方式)叫__________。
-
在学习达到刚好记忆水平以后再进行的学习称之为__________。
-
教育心理学是_________的一种,是介于_________、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
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
- A.设置学习目标
- 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 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
- D.考试时监视自己速度和时间
-
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_________行为。
-
在( )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 B.白日梦状态
- C.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 D.睡眠状态
-
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 )。
- A.形式训练迁移说
- B.同化学习迁移说
- C.经验类化迁移说
- D.认知结构迁移说
-
人的学习主要通过( )。
- A.视觉
- B.听觉
- C.嗅觉
- D.触觉
-
班杜拉把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行为倾向叫做( )。
- A.替代性强化
- B.直接强化
- C.外在强化
- D.自我强化
-
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时,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鸣地哭”,这是使用了( )。
- A.组织策略
- B.精细加工策略
- C.元认识策略
- D.复述策略
-
一般说来,以下哪一类能力被认为不属智力范畴?( )
- A.人际交往能力
- B.学习能力
- C.言语能力
- D.运算能力
-
有些人状态好、睡眠少,认为自己失眠,这是( )失眠。
- A.情景性
- B.新奇性
- C.假性
- D.正常性
-
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属于( )。
- A.焦虑
- B.强迫行为
- C.强迫观念
- D.强迫恐惧
-
程序教学的创始者是( )。
- A.斯金纳
- B.普莱西
- C.加涅
- D.布鲁纳
-
个体在了解一些基本的动作机制后,试图尝试做出某种动作行为属于( )。
- A.操作熟练
- B.操作整合
- C.操作模仿
- D.操作定向 ^*^^o^^*^ω
-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 B.望梅止渴
- C.蜘蛛织网
-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 A.近景性内部动机
- B.近景性外部动机
- C.远景性内部动机
- D.远景性外部动机
-
动机产生依赖于需要,请问下列哪项属于需要?( )
- A.水
- B.饥渴
- C.寻求水源
- D.喝水
-
诊断性评价多半是在( )实施。
- A.教学过程中
- B.形成性评价之后
- C.形成性评价之前 ??
- D.教学过程之后
-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 A.认知成分
- B.情感成分
- C.行为倾向成分
- D.认知与情感成分
-
下列教师促成的纪律属于结构的创设的是( )。
- A.规定限制
- B.理解
- C.协助
- D.同情
-
维果斯基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提出了( )。
- A.阶段发展理论
- B.最近发展区理论
- C.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 D.人格发展理论
-
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师资训练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身心特征与职业修养称为教师的( )。
- A.教师素质
- B.心理素质
- C.教学能力
- D.教育机智
-
言语在不同的阶段上,其作用是不同的,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是( )。
- A.标志动作并组织活动的进行
- B.巩固与进一步概括动作表象
- C.外部言语转化为内部言语
- D.改变动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