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考前冲刺试卷三
-
“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大调查”中,从学生答卷反映的情况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只有12.3%的血少首先想到教师;“心里有话要说的时候”,只有48%的血少找老实说。而从教师答卷调查结果看,却有90.2%的教师认为“所有学生”或者“大部分学生”都很信任自己,有81%的教师愿意与“所有学生”或者“一部分学生”交朋友。而当调查问到“有人认为,对学生适当体罚是必要的”,居然有53%的教师“可以理解”,认为“确有一定效果”。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你认为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
学习期待
-
试论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
高原现象
-
诱因
-
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
舒尔曼认为专家教师应具有哪几个方面的专门知识?
-
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式包括哪些?
-
简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
物理学习中的审题技能的掌握可能会促进化学等其他学科的审题技能的应用,这在心理学中称______。
-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标志是l903年心理学家_____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
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_____。
-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_____、_____、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
_____ 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
归因即对自我行为的原因分析,包括三个成分:内外源、稳定性和_____。
-
所谓_____,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
人获取知识可以通过___和___两种方式。
-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_____。
-
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_____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 A.与他人基本相同
- B.与他人保持一致
- C.被他人认可
- D.与他人相接近
-
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
- A.前运算阶级
- B.感知运动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 ),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 A.儿童早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 A.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 B.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
-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
- D.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
- A.先快后慢
- B.先慢后快
- C.先后一致
- D.不快不慢
-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
- A.积极的社会功能
- B.应有的责任能力
- 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 D.道德精神面貌
-
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 A.直觉
- B.想象
- C.行为
- D.伦理
-
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 )。
- A.讲解
- B.观察
- C.师范
- D.练习
-
由特定团体的相对标准决定最终成绩的测验是( )。
- A.标准参照测验
- B.常模参照测验
- C.描述性测验
- D.团体测验
-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
- A.积极的社会功能
- B.应有的责任能力
- 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 D.道德精神面貌
-
以下不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
- A.教师的指导
- B.学习材料的特性
- C.媒体
- D.认知结构
-
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
- A.指向性与选择性
- B.指向性与集中性
- C.指向性与分散性
- D.集中性与紧张性
-
智力技能形成的最高阶段是( ).
- A.内部言语
- B.活动定向
- C.有声的外部言语
- D.无声的外部言语
-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
- A.行为系统
- B.意识特点
- C.综合心理特征
- D.品德与修养
-
从记忆方式的发展来看,高中生擅长采用的记忆方式是( )。
- A.理解
- B.机械
- C.内隐
- D.无意
-
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是( )。
- A.教学程序
- B.教学过程
- C.教学事项
- D.教学方法
-
教育心理学诞生于 ( )。
- A.1903年
- B.1913年
- C.1924年
- D.1934年
-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 A.强度律
- B.差异律
- C.活动律
- D.组合律
-
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可逆阶段是在( )。
- A.2~5岁
- B.6~7岁
- C.B~10岁
- D.11~12岁
-
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 A.与生俱来的
- B.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