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4下半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深度预测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案例中,学校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

    • A.受教育权
    • B.人身自由权
    • C.隐私权
    • D.名誉权
  2. 回答下列各题。

    某市一所初中在该市举办“绿色食品节”期间,利用学校地处市中心的位置,将操场改为临时停车场,并停止了校内一切体育活动。学校还组织教师和高年级学生轮流疏导和看管车辆。该校校长认为这种做法既为学校增加了经济收入,又为学生提供了勤工助学的机会,一举两得。

    案例中,学校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  )

    • A.将操场改为临时停车场
    • B.停止校内一切体育活动
    • C.组织教师疏导车辆
    • D.组织高年级学生看管车辆
  3. 学校的做法违反了什么法律?(  )

    • A.《义务教育法》
    • B.《教育法》
    • C.《未成年人保护法》
    • D.《教师资格条例》
  4. 若在“食品节”期间,学生由于疏导车辆造成人身伤害,(  )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 A.校长
    • B.学校
    • C.教师
    • D.市政府
  5. 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

    • A.及时复习
    • B.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 C.适当过度学习
    • D.多种感官相互协调
  6. 在教育教学中应对小王进行一定的学习策略训练,在进行学习策略训练的时候,应遵循什么原则?(  )

    • A.主体性原则
    • B.内化性原则
    • C.特定性原则
    • D.生成性原则
  7. 课后评价时,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关注的焦点相同。(  )

    • 正确
    • 错误
  8. 回答下列各题。

    学生小王总是在快要考试时才会花很多时间看书,平时几乎从不花时间来复习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在复习时,小王常常是课本上有什么内容就看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在前就先看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在后就后看什么内容,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

    考试临时抱佛脚违反了记忆规律,记忆规律是什么?(  )

    • A.先快后慢,不均衡
    • B.先快后慢,最后忘完
    • C.先慢后快
    • D.不快不慢
  9.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哪些?(  )

    • A.时间
    • B.识记材料的性质
    • C.系列位置效应
    • D.学习程度
  10. 以把图式看成概念,因为它们都反映事物的共同属性。(  )

    • 正确
    • 错误
  11.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整合阶段,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却有所增加。(  )

    • 正确
    • 错误
  12. 负强化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  )

    • 正确
    • 错误
  13. 心理健康是绝对的。(  )

    • 正确
    • 错误
  14. 早期格式塔的顿悟说没有强调过去经验在顿悟中的作用。(  )

    • 正确
    • 错误
  15. 操作技能熟练阶段动作的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 (  )

    • 正确
    • 错误
  16. 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学习“功=力×距离”是解决问题学习。(  )

    • 正确
    • 错误
  17.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

    • 正确
    • 错误
  18. 教学与研究发现,学生解决抽象而不带具体情节的问题时比较困难,而解决具体而接近实际的问题时比较容易。(  )

    • 正确
    • 错误
  19. 苛勒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是操作性学习。(  )

    • 正确
    • 错误
  20. 新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

    • 正确
    • 错误
  21. 不能再现的内容仍可以再认,说明再认所要求的可利用性阈限水平较低。(  )

    • 正确
    • 错误
  22. 记忆中的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不是学习中的迁移现象。(  )

    • 正确
    • 错误
  23. 教学中应用首尾时间来处理课堂纪律问题、整理材料之类的事。(  )

    • 正确
    • 错误
  24. 柯尔伯格认为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成正比关系。(  )

    • 正确
    • 错误
  25. 一个教师经常思考“学生喜欢我吗”、“同学们怎样看待我”等问题,说明该教师已进人关注情境阶段。(  )

    • 正确
    • 错误
  26. 加涅认为复述不仅能有利于保持信息以便进行编码,也能增加短时记忆的容量。(  )

    • 正确
    • 错误
  27. 自我控制法是一种经过人本主义心理学改善过的行为改变技术。(  )

    • 正确
    • 错误
  28. 元认知调节策略与监控策略无关。(  )

    • 正确
    • 错误
  29. 教师应采取(  )措施提高课堂群体的凝聚力。

    • A.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
    • B.培养群体认同感.
    • C.规定群体单一思想,
    • D.形成群体成员归属感
    • E.给予学生赞许与鼓励,形成力量感
  30. 焦虑症的表现是(  )。

    • A.紧张不安
    • B.忧心忡忡
    • C.集中注意困难
    • D.极端敏感
    • E.难以做决定
  31. 训练发散思维的一般方法有(  )。

    • A.用途扩散
    • B.过程扩散
    • C.结构扩散
    • D.方法扩散
    • E.形态扩散
  32. 学生学习的内容有(  )。

    • A.知识技能的掌握
    • B.学习策略的掌握
    • C.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
    • D.道德品质的培养
    • E.健康心理的培养
  33. 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  )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 A.激发求知欲
    • B.提示教学目标、
    • C.变化教学情境
    • D.评定学习结果
    • E.配合学生经验
  34. 根据问题的组织程度不同可以把问题分为(  )。

    • A.抽象问题
    • B.排列问题
    • C.转换问题
    • D.结构问题
    • E.无结构问题
  35. 与心智技能相比,操作技能的特点为(  )。

    • A.客观性
    • B.外显性
    • C.内隐性
    • D.延展性
    • E.展开性
  36. 下列属于非正式测验的是(  )。

    • A.观察
    • B.谈话
    • C.测验
    • D.问卷
    • E.案卷分析
  37. 垂直迁移的两种表现方式是(  )。

    • A.由内向外的迁移
    • B.自下而上的迁移
    • C.由外而内的迁移
    • D.自上而下的迁移
    • E.平行迁移
  38.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有(  )。

    • A.认知失调
    • B.家庭教养方式
    • C.定势
    • D.社会风气
    • E.同伴群体
  39. 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内部条件是(  )。

    • A.同伴群体
    • B.认知失调
    • C.态度定势
    • D.道德认知
    • E.社会风气
  40. 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

    • A.桑代克
    • B.苛勒
    • C.华生
    • D.布鲁纳
    • E.奥苏伯尔.
  41. 桑代克通过研究发现,动物的学习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主要有(  )。

    • A.准备律
    • B.反馈律
    • C.练习律
    • D.效果律
    • E.惩罚律
  42. 教师期望通过(  )四种途径影响课堂气氛。

    • A.接受
    • B.反馈
    • C.输入
    • D.认同
    • E.输出
  43. 抑郁症的表现是(  )。

    • A.情绪消极
    • B.消极的认识倾向
    • C.动机缺失、被动
    • D.躯体上疲劳、失眠
    • E.生活的压力
  44.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下面所列能够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的学生要素有(  )。

    • A.年龄差异
    • B.性别差异
    • C.社会文化差异
    • D.已有认知结构差异
    • E.学习方式差异
  45. 品德与态度共同的成分是(  )。

    • A.认知
    • B.情感
    • C.意志
    • D.行为倾向
    • E.需要
  46. 动机的功能有(  )。

    • A.激活功能
    • B.选择功能
    • C.指向功能
    • D.控制功能
    • E.强化功能
  47. 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  )。

    • A.自身成败经验
    • B.替代经验
    • C.情绪唤醒
    • D.言语暗示
    • E.个体的品德
  48. 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  )。

    • A.形式训练说
    • B.共同要素说
    • C.经验类化说
    • D.认知结构说
    • E.关系转换说
  49. 由于反映活动形式的不同,知识可以分为(  )与程序性知识。

    • A.陈述性知识
    • B.实用性知识
    • C.抽象性知识
    • D.直观性知识
  50. “闻一知十”属于学习中的(  )现象。

    • A.定势
    • B.功能固着
    • C.迁移
    • D.创造性
  51. 一般来说,由(  )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 A.内在动机
    • B.外在动机
    • C.交往动机
    • D.无意识动机
  52. (  )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

    • A.知识
    • B.应用
    • C.评价目标
    • D.综合目标
  53. 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地”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了训练学生的(  )。

    • A.发散思维
    • B.推测与假设
    • C.好奇心
    • D.独立性
  54. “功能固着”是由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

    • A.邓克尔
    • B.陆钦斯
    • C.托兰斯
    • D.西蒙
  55. 现代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  )。

    • A.模象直观
    • B.实物直观
    • C.形象直观
    • D.感性直观
  56. 下列选项中,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 A.无目的地幻想
    • B.穿衣等自动化操作
    • C.比较
    • D.发明创造
  57. 有系统地收集学生学习行为的有关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  )。

    • A.教学计划
    • B.教学设计
    • C.教学评价
    • D.教学过程
  58. 我国学者廖世承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于(  )年出版。

    • A.1903
    • B.1913
    • C.1924
    • D.1930
  59. 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后,掌握了“四边形”的概念。这种学习是(  )。

    • A.连锁学习
    • B.概念学习
    • C.辨别学习
    • D.规则学习
  60. 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是(  )。

    • A.评价
    • B.测量
    • C.测验
    • D.评估
  61. (  )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准确地和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 A.认知策略
    • B.元认知策略
    • C.管理策略
    • D.调节策略
  62. 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

    • A.新理解
    • B.新认知
    • C.类比或图像
    • D.不同认知
  63. 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的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  )。

    • A.敬业精神
    • B.渊博的知识
    • C.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 D.高超的能力
  64. 按认知与期待理论,(  )。

    • A.动机力量=效价×期待
    • B.动机力量=抱负×期待
    • C.动机力量=效价×目标
    • D.动机力量=抱负×目标
  65. 以下情况中,属于肯定性训练的是(  )。

    • A.呈现厌恶刺激
    • B.公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 C.消除敏感反应
    • D.消除肌肉紧张
  66. 在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逐渐关注理论与教育实际的结合,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这时(  )思潮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 A.行为主义
    • B.认知主义
    • C.人本主义
    • D.建构主义
  67. (  )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 A.教师领导风格
    • B.班级
    • C.学校
    • D.年级
  68. (  )是个人对紧张情境的最先反应。

    • A.抑郁
    • B.强迫
    • C.恐怖
    • D.焦虑
  69. 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  )。

    • A.获得
    • B.消退
    • C.泛化
    • D.分化
  70. 小红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表现为(  )。

    • A.认知内驱力
    •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 C.附属的内驱力
    • D.求知欲
  71. 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的评价是(  )。

    • A.形成性评价
    • B.总结性评价
    • C.常模参照评价
    • D.标准参照评价
  72. 根据经典条件作用论,食物引发的狗的唾液分泌反应是(  )。

    • A.中性反应
    • B.条件反应
    • C.无条件反应
    • D.操作反应
  73. 对“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  )。

    • A.符号学习
    • B.概念学习
    • C.命题学习
    • D.上位学习
  74. 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

    • A.抽象思维
    • B.概括思维
    • C.形象思维
    • D.逻辑思维
  75. 如果一个人确信某种紧张情境不能改变或控制时, (  )就取代焦虑成为主要症状。

    • A.抑郁
    • B.强迫
    • C.恐怖
    • D.紧张
  76. 教师被人们誉为“灵魂的工程师”,这说明教师扮演了(  )角色。

    • A.“家长代理人”
    • B.“知识传授者”
    • C.“学生楷模”
    • D.“纪律的维护者”
  77. “杯弓蛇影”反应的是一种(  )现象。

    • A.刺激泛化
    • B.刺激分化
    • C.刺激比较
    • D.行为强化
  78.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 A.学生
    • B.教师
    • C.教学过程
    • D.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