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安徽省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全真模拟演练试题(一)
- 
				
33.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 
				
32.请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下面的案例进行分析:
踏花归来马蹄香相传,宋代的图画书院经常对画师进行考核。一次,主考以“踏花归来马蹄香”为题让画师作画,一时难住了许多画师。画马蹄易如反掌,但关键是“香”如何画呢?一个个苦思冥索,毫无所得。一位姓李的画师竞为此日不思食,夜不能寐。此事被他聪明伶俐的小女儿知道了,她走到父亲的画前思索了一阵,提起笔来在骏马的蹄旁添上两只栩栩如生的大蝴蝶。李画师看后拍案叫绝,连夸女儿想得奇妙。的确,女儿从蝶恋花想开去,画了两只追恋马蹄的蝴蝶,十分巧妙地传达了“踏花归来马蹄香”的神韵。无怪乎主考啧啧称赞:“好画!好画!”小女子奇妙的构思竞令众多画师自愧不如。
 - 
				
31.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具有长远历史但又很年轻的科学?
 - 
				
30.引发压力的原因有哪些?压力会带来什么样的身心反应?
 - 
				
29.毕生发展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27.社会认知有哪些过程?
 - 
				
28.什么是群体?群体有哪些主要功能?
 - 
				
26.动机分为哪几种?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在我们的生活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 
				
25.能力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
 - 
				
24.社会惰化
 - 
				
23.关键期
 - 
				
22.诱因
 - 
				
21.能力
 - 
				
19.由于单位规定调离者需退掉住房,而导致员工不敢跳槽的现象,是因为【 】
- A.正性力量
 - B.负性力量
 - C.群体规范
 - D.社会助长
 
 - 
				
20.下列关于心理健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心理健康是指没有精神病
 - B.心理健康是指能和他人和谐相处
 - C.心理健康是指有良好的情绪状态
 - D.心理健康是知、情、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 
				
18. 名学生回答问题时反应比较快,但由于急于求成,因此精确性差。该生的认知方式属于【 】
- A.沉思型
 - B.场独立性
 - C.同时型
 - D.冲动型
 
 - 
				
17.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称之为【 】
- A.主导动机
 - B.内在动机
 - C.需要
 - D.诱因
 
 - 
				
15.“爱护花木、保护儿童”所针对的并不是哪一个具体的物或人,而是具有共同特性的一类事物,这是思维的哪种特征 【 】
- A.间接性
 - B.具体性
 - C.直接性
 - D.概括性
 
 - 
				
16.人们习惯于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原因在于受到下列哪种因素影响【 】
- A.心理定势
 - B.功能固着
 - c.无关信息的干扰
 - D.问题表征的方式
 
 - 
				
14.复习是一种重复学习,但并不是次数越多越好。一般提倡哪种程度的过度学习【 】
- A. 30%
 - B.40%
 - C.50%
 - D.60%
 
 - 
				
13.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 A.华生
 - B.詹姆斯
 - C.杜威
 - D.冯特
 
 - 
				
12.某中学教师从初一到初三对几位学习困难学生的发展变化一直进行追踪研究。他的研究方法是【 】
- A.横断研究法
 - B.纵向研究法
 - C.群体序列研究法
 - D.调查研究法
 
 - 
				
10.当群体在一起完成一项任务时,群体成员每人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称为【 】
- A.社会助长
 - B.社会惰化
 - C.群体极化
 - D.去个体化
 
 - 
				
11.身体残疾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以事业的成功赢得别人的尊重,这种人运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是【 】
- A.反向
 - B.转移
 - C.补偿
 - D.文饰
 
 - 
				
7.对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发展变化趋势的正确描述是【 】
- A.流体智力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晶体智力则经历一个倒U形变化趋势
 - B.流体智力经历一个倒U形变化趋势,晶体智力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
 - C.流体智力保持不变,晶体智力经历一个倒U形变化趋势
 - D.晶体智力保持不变,流体智力经历一个倒U形变化趋势
 
 - 
				
9.一些从农村转入城市上学的学生,常因担心自己的农村方言会被别人讥笑,而表现为上课不敢发言、下课羞于交际。这种行为表现的心理特征是【 】
- A.气质
 - B.能力
 - C.性格
 - D.认知方式
 
 - 
				
8.“人逢喜事精神爽”形容的是【 】
- A.激情
 - B.心境
 - C.应激
 - D.美感
 
 - 
				
6.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称为【 】
- A.推理
 - B.习惯
 - C.偏好
 - D.功能固着性
 
 - 
				
5.下列关于长时记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容量大
 - B.保持时间长
 - C.信息编码是相对深度水平加工的结果
 - D.扮演着意识的角色,使我们知道在接收什么、做什么
 
 - 
				
3.有些学生在高考前夜常常由于紧张而难以入睡,这样的失眠称之为【 】
- 3.有些学生在高考前夜常常由于紧张而难以入睡,这样的失眠称之为【 】A.假性失眠
 - B.情境性失眠
 - C.失律性失眠
 - D.习惯性失眠
 
 - 
				
4.当两个强度相差较大的声音同时到达耳朵相混合时,我们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个较强的声音。这种听觉现象称为【 】
- A.混合音
 - B.拍音
 - C.纯音
 - D.声音的掩蔽
 
 - 
				
1.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其准确的属性是【 】
- A.自然科学
 - B.社会科学
 - C.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
 - D.思维科学
 
 - 
				
2.教师想了解学生对作文的态度,让学生填写了问卷,与部分学生座谈,与个别学生谈话,找到了问题及原因。教师用的是【 】
- A.观察法
 - B.调查法
 - C.测验法
 - D.实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