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川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B级)专家预测试卷(1)
-
论述教育与心理发展的一般关系。
-
简述教师的人格品质对教育、教学影响的表现。
-
简述精加工策略的作用。
-
试述布鲁纳关于发现法教学模式的主要观点。
-
简述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条件。
-
简述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
简述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的特征。
-
表征学习
-
品德
-
交叉迁移
-
实物直观
-
前科学概念
-
下列属于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 )
- A.学习负担过重
- B.恐怖小说
- C.情绪不稳
- D.不良习惯
- E.交友不慎
-
智力三元论认为智力的构成不包括( )
- A.成分性智力
- B.经验性智力
- C.反馈性智力
- D.认知性智力
- E.情景性智力
-
动作技能形成所要经历的阶段有( )
- A.认知阶段
- B.联系形成阶段
- C.接受阶段
- D.熟练阶段
- E.自动化阶段
-
奥苏贝尔认为教学的基本原则包括( )
- A.整体性原则
- B.逐渐分化原则
- C.发展性原则
- D.整合协调原则
- E.适应性原则
-
课堂上学生不认真听课,故意捣乱,课堂纪律极差,教师不能集中精力讲课,时常为了维持课堂纪律而中断讲课,完成不了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气氛属于( )
- A.积极的课堂气氛
- B.反抗的课堂气氛
- C.消极的课堂气氛
- D.中立的课堂气氛
-
人们对智力的培养方式可分为( )
- A.智力开发的学习模式
- B.智力开发的教学模式
- C.智力开发的训练模式
- D.智力开发的认知模式
- E.智力开发的理性模式
-
美国教育部资质优异儿童的定义,是指儿童在学校中有高水平的智力、创造力、艺术能力和( )
- A.领导能力
- B.生理能力
- C.学习成绩
- D.人际关系
-
与行为主义认为学习起因于外界刺激的反应不同,强调学习的内部机制或内部过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学习理论基础是( )
- A.认知主义
- B.理想主义
- C.建构主义
- D.人本主义
-
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 A.形式训练说
- B.经验泛化说
- C.共同要素说
- D.关系转换说
-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的核心是( )
- A.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 B.发生认识论
- C.文化历史观
- D.先天发展理论
-
“抓两头、带中间”的教学方针,属于教学中的( )
- A.因材施教原则
- B.整体性原则
- C.循序渐进原则
- D.协调性原则
-
认为失败无法避免的观念被称为( )
- A.失败感
- B.自卑感
- C.习得性无助感
- D.失职
-
近代第一个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心理学上的人是( )
- A.夸美纽斯
- B.赫尔巴特
- C.桑代克
- D.裴斯泰洛齐
-
资质优异儿童的类型不包括( )
- A.独立型
- B.智力型
- C.学术型
- D.运动型
-
凯尔曼提出的态度改变和品德形成阶段不包括( )
- A.顺从
- B.认同
- C.内化
- D.同化
-
西方最早比较系统地研究自我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 A.詹姆斯
- B.桑代克
- C.皮亚杰
- D.赫尔
-
在一个班级内不同小组之间的竞争属于( )
- A.小组竞争
- B.群体间竞争
- C.群体内竞争
- D.集体竞争
-
在日常生活中,“桌子”属于( )
- A.具体概念和易下定义概念
- B.具体概念和科学概念
- C.科学概念和下定义概念
- D.具体概念和日常概念
-
莫雷的学习双机制理论认为,人有两类学习机制,一类是联结性学习机制,一类是( )
- A.加工性学习机制
- B.动机性学习机制
- C.信息性学习机制
- D.运算性学习机制
-
桑代克进行的著名的迷箱实验所用的实验对象是( )
- A.白鼠
- B.狗
- C.猴子
- D.猫
-
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 A.认知内驱力
- B.附属内驱力
- C.自我提高内驱力
- D.交往内驱力
-
海德出版《人际关系学》,解开归因研究序幕的年份是( )
- A.1954年
- B.1958年
- C.1957年
- D.1945年
-
培养自尊心的先决条件是重要感、成就感和( )
- A.需要感
- B.有力感
- C.安全感
- D.信任感
-
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创立者是( )
- A.桑代克与华生
- B.巴甫洛夫与华生
- C.斯金纳与巴甫洛夫
- D.华生与班杜拉
-
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每一方都包含着的两个侧面是认知和( )
- A.感知
- B.意识
- C.反省
- D.行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