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市教师资格考试《中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点测试题(3)
-
如何从个性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
心理辅导的途径有哪些?★★★☆☆
-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
简述心智技能学习的过程及各阶段教学要求。★★★☆☆
-
按迁移的方向划分,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水平迁移也叫横向迁移,是指学习的知识或技能等在相同水平上的迁移,是处于同一层次的学习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也叫纵向迁移,主要是指处于不同层次的各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
-
简述道德情感的作用。★★★☆☆
-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__________。
-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将强化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表现形式分别是“我想”“我能”“我应该”,它的人格发展理论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强调生物本能,即__________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强调婴幼儿期的经历和经验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
调查法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
迁移的关系转换理论强调对情境__________理解。
-
强化又分为__________两种。
-
瑞士心理学家__________提出了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是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是随时间平缓发展的。 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构建,他将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它们是彼此衔接,依次发生,不能超越也不能逆转的。__________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__________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掌握)
-
实验法有两种,一是__________,一是__________。
-
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是( )。
- A.直接强化
- B.自我强化
- C.负强化
- D.替代强化
-
教育心理学在西方的发展情况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之前)代表人物:德国的赫尔巴特、瑞士的裴斯泰洛奇、捷克的夸美纽斯、美国的桑代克。在教育史上,赫尔巴特是__________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理论基础并付诸实施的教育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__________在__________年出版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这是教育心理学的里程碑,成为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__________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有“教育心理学之父”之称。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代表人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表现在两个方面:(1)内容日趋集中,大都是围绕有效的教与学而组织的。(2)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代表人物:布鲁纳。
-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
- A.能力
- B.技能
- C.兴趣
- D.刺激一反应联结
-
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 )。
- A.场依存型
- B.发散型
- C.冲动型
- D.沉思型
-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可以把知识的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
- A.公式学习
- B.命题学习
- C.原理学习
- D.推理学习
-
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 A.巴甫洛夫
- B.桑代克
- C.托尔曼
- D.斯金纳
-
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在学生学习较容易的任务时,应尽量使学生紧张一些
- B.在学生学习较复杂的任务时,应尽量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
- C.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
- D.不论学习任务难易都应保持同样的动机水平
-
反思评价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 A.精加工策略
- B.认知策略
- C.资源管理策略
- D.元认知策略
-
学生在记圆周率3.14159时,用“山颠一寺一壶酒”来记,这是利用了( )。
- A.复述策略
- B.精细加工策略
- C.组织策略
- D.调节策略
-
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
- A.斯金纳
- B.布鲁纳
- C.奥苏伯尔
- D.桑代克
-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
- A.动作技能
- B.具体方法
- C.复杂方案
- D.学习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