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七)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试论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2. 简述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3. 简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不同。

  4. 舒尔曼认为专家教师应具有哪几个方面的专门知识?

  5. 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6. 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7.     是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心理学家。

  8. 奥苏伯尔的认知一同化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9.     是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

  10. 桑代克在总结他早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练习律、准备律和     三大学习定律。

  11. 根据布卢姆等人对目标的定义和分类所进行的系统的研究,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     

  12. 学习汉语拼音后会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的     现象。

  13. 广义的知识包括两大类:一类为陈述性知识,它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另一类为     ,它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14. 遗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     

  15.     是关于个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知识的能力。

  16. 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有时会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现象,称之为     

  17.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18. 模仿是在     的基础上进行的。

  19. 从感知过渡到思维的主要中介环节是     

  20. 教学目标有以下三个层次:课程目标、学科目标和     

  21. 减少侵犯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     、运用社会制约、提高道德发展水平。

  22. 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     %时,记忆效果最好。

  23.     学说作为最早的一个认知性学习理论,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4.     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25. 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      ,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26.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      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

  27.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     和维果斯基的理论被大量介绍到美国,加之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刻影响,人们对学习概念的理解发生了很大变化。

  28. 由特定团体的相对标准决定最终成绩的测验是( )。

    • A.标准参照测验
    • B.常模参照测验
    • C.描述性测验
    • D.团体测验
  29. 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

    • A.激发兴趣
    • B.引起注意
    • C.丰富想象力
    • D.分化概念
  30. 长时间地集中学习同一学科或同一类学科,使大脑皮层的同一部位接受同一种刺激,会导致(  )。

    • A.兴趣形成
    • B.自发复习
    • C.过度学习
    • D.疲劳和厌烦
  31. 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 )。

    • A.教师随堂评价
    • B.教师自编测验
    • C.随堂考试
    • D.课堂提问测验
  32. 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 )。

    • A.从众
    • B.依从
    • C.服从
    • D.遵从
  33. 人际交往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其主要交往工具是语言符号系统和( )。

    • A.暗示影响系统
    • B.非语言符号系统
    • C.文字符号系统
    • D.情感感染
  34. 从记忆方式的发展来看,高中生擅长采用的记忆方式是( )。

    • A.理解
    • B.机械
    • C.内隐
    • D.无意
  35. 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 )。

    • A.目的和内容
    • B.共同语言
    • C.深厚友谊
    • D.约束力量
  36. 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

    • A.信息加工
    • B.学习活动
    • C.复杂记忆
    • D.理解
  37. 下列因素中,哪种因素引起的行为的持久变化属于学习?( )

    • A.有机体的成熟
    • B.适应与创伤
    • C.疲劳
    • D.个体的经验
  38. 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的认知方式属于( )。

    • A.冲动型
    • B.沉思型
    • C.场独立型
    • D.场依存型
  39. 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缩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

    • A.爬山法
    • B.逆向工作法
    • C.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 D.试误法
  40. 一般而言,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的是将学习成败归因于( )。

    • A.努力程度
    • B.能力高低
    • C.任务难度
    • D.运气好坏
  41.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 )个组块。

    • A.6+2
    • B.6士1
    • C.7±1
    • D.7±2
  42.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

    • A.公式学习
    • B.命题学习
    • C.原理学习
    • D.推理学习
  43.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

    • A.刺激情境
    • B.即定疑问
    • C.思维状态
    • D.思维起点
  44. 迁移的概括化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桑代克
    • B.苛勒
    • C.奥苏伯尔
    • D.贾德
  45.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

    •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 B.社会性动机
    • C.间接性动机
    • D.志向性动机
  46. 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错误的一种是( )。

    • A.态度学习迁移
    • B.情感迁移
    • C.知识与技能迁移
    • D.气质迁移
  47.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

    • A.行为系统
    • B.意识特点
    • C.综合心理特征
    • D.品德与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