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心理学》预测试卷(2)
- 
				
结合实际,说说如何抓住关键建设班集体。
 - 
				
简述小学生学习的基本特征。
 - 
				
简述个别化教学的基本环节。
 - 
				
简述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 
				
简述儿童品德发展的特征。
 - 
				
良好态度与品德常用的培养方法主要有哪些?
 - 
				
个性v
 - 
				
学习迁移
 - 
				
模象直观
 - 
				
心智枝能
 - 
				
学习
 - 
				
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__________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由低到高的五种基本需要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__________的需要。
 -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__________,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 
				
依据评价的功能,教学评价有________与_________。
 - 
				
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__________、行为规范的学习。
 - 
				
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变通性、___________。
 - 
				
__________是在儿童已有的道德知识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个体道德意识的高级形态。
 - 
				
儿童教育心理学对儿童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__________的作用。
 - 
				
根据性格的特征差异,性格可分为__________、情绪型和意志型。
 -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__________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 
				
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__________法,是对品德发展的手段。
 - 
				
元认知策略是于l976年由__________提出来的,它由三个部分组成,即__________、元认知体验和__________。
 - 
				
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认知阶段、__________、自动化阶段。
 -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__________三个过程。
 - 
				
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__________期待。
 -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一一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
- A.遗传
 - B.环境
 - C.教育
 - D.教师
 
 - 
				
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
- A.学习需要
 - B.学习期待
 - C.学习动机
 - D.学习态度
 
 - 
				
以词汇学习、实物、图片、图表、图形等为内容的学习属于( )。
- A.概念学习
 - B.命题学习
 - C.符号学习
 - D.并列结构学习
 
 - 
				
在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 A.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于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标志教育心理学开始
 - B.西方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使教育心理学更科学
 - C.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教育心理学自此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
 - D.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杜威实用主义对教育的影响
 
 - 
				
教师在板书时,要求尽量用白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 A.强度律
 - B.活动律
 - C.组合律
 - D.差异律
 
 - 
				
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 )。
- A.维持动机作用
 - B.促进和维持功能
 - C.思想教育作用
 - D.培养纪律功能
 
 - 
				
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
- A.原型启发
 - B.功能固着
 - C.负向迁移
 - D.定势
 
 - 
				
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的观点,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称为( )。
- A.认知策略
 - B.言语信息
 - C.动作技能
 - D.智力技能
 
 - 
				
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
- A.获得规则
 - B.理解概念
 - C.创造性
 - D.知识迁移
 
 - 
				
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 
				
有的人属于“聪明早慧”,而有的人是“大器晚成”,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 A.互补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阶段性
 
 - 
				
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
- A.讲解
 - B.观察
 - C.示范
 - D.练习
 
 -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 A.知识经验
 - B.观念和信念
 - C.道德认识
 - D.道德观
 
 - 
				
学生王明因不守纪律,又一次被带进办公室,当即受到班主任的训斥:“你又违反纪律了?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你的脸皮实在太厚!你把家长请来,当面说清楚,你到底准备怎么办?不然,从明天起,你就不要来读书了。”学生低着头离开了办公室。从上面例子分析,你认为要使王明同学守纪律应采用的方法是( )。
- A.说服教育
 - B.情感陶冶
 - C.榜样示范
 - D.实际锻炼
 
 - 
				
顿悟说的奠基人是( )。
- A.考夫卡
 - B.魏特默
 - C.苛勒
 - D.托尔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