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湖南省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押题密卷(1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教师如何利用群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

  2. 试述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在教学过程方面的差异。

  3. 根据心理学原理,你认为如何组织学生复习最有效?

  4. 简述评估性会谈的优点以及会谈所需运用的专门技术。

  5. 定势

  6. 场独立和场依存这两个概念最初来源于__________对知觉的研究。

  7. 行为塑造法

  8. 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一切偏离常态的儿童,既包括__________的儿童,也包括各种身心障碍的儿童。

  9. 学习的迁移就其性质来说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 小学儿童正值注意有意性迅速发展阶段,注意的__________能力表现出迅速发展的趋势。

  11.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智力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来体现的。

  12.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理论,在儿童道德处于判断后习俗水平的对应发展阶段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3. __________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和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

  14.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稳定的__________。

  15.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__________。

  16. 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具有哪些特点?(  )

    • A.具有依附性
    • B.缺乏原则性
    • C.发展的趋势是稳定的、和谐的
    • D.自我为中心
  17.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__________,组织__________,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18. 下列哪些方法可以训练发散思维?(  )

    • A.用途扩散
    • B.结构扩散
    • C.方法扩散
    • D.形态扩散
  19.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  )。

    • A.生理需要
    • B.安全需要
    • C.归属和爱的需要
    • D.尊重需要
    • E.自我实现需要
  20. 两种学习任务的共同成分可能是(  )。

    • A.刺激
    • B.反应
    • C.环境线索
    • D.学习目标
    • E.态度
  21. 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 A.操作定向
    • B.操作模仿
    • C.操作整合
    • D.操作熟练
  22. 每个人的工作最佳时间不同,主要存在三种变化模式(  )。

    • A.先高后低
    • B.先低后高
    • C.中间低两头高
    • D.中间高两头低
    • E.白天高晚上低
  23. 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  )。

    • A.主观主义
    • B.客观主义
    • C.环境主义
    • D.强化
    • E.发现学习
  24. 具有强迫行为的儿童具有哪些特征?(  )

    • A.智力水平较高
    • B.富于幻想
    • C.性格内向
    • D.遇事犹豫、拘谨、比较固执
    • E.自我克制过于严重
  25. 具体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有(  )。

    • A.多维思维
    • B.思维的可逆性
    • C.去自我中心
    • D.命题思维
    • E.具体逻辑推理
  26. 多动症儿童行为有哪些特征?(  )

    • A.活动过多
    • B.注意力不集中
    • C.冲动行为
    • D.交往困难
  27.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

    • A.外部行为
    • B.心理变化
    • C.目标活动
    • D.操作技能
  28.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  )。

    • A.尝试一错误说
    • B.认知一发现理论
    • C.联结一认知理论
    • 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29.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  )。

    • A.学校
    • B.心理咨询室
    • C.医院。
    • D.课堂
  30. 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是(  )。

    • A.信度
    • B.效度
    • C.区分度
    • D.难度
  31. 指导教学是以(  )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 A.学生
    • B.学业
    • C.学习成绩
    • D.学习方法
  32. (  )指教材被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可自定学习步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积极反应,并给予及时强化和反馈,使错误率最低。

    • A.程序教学
    • B.组织教学
    • C.个别化教学
    • D.指导教学
  33. 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  )。

    • A.班级文化
    • B.组织制度
    • C.凝聚力
    • D.班级管理
  34. 少年期指(  )。

    • A.3岁~6、7岁
    • B.11、12岁~14、15岁
    • C.6、7岁~11、12岁
    • D.14、15岁~25岁
  35. 健康的概念是指(  )。

    • A.身体健康
    • B.生理无残疾
    • C.心理健康
    • D.身心健康
  36. 就一个测验的优劣而言,最为重要的指标是(  )o

    • A.信度
    • B.效度
    • C.区分度
    • D.难度
  37. 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有形成性评价和(  )之分。

    • A.总结性评价
    • B.诊断性评价
    • C.准备性评价
    • D.标准参照评价
  38. 小学儿童品德发展关键期是(  )。

    • A.二年级下学期前后
    • B.三年级上学期前后
    • C.三年级下学期前后
    • D.四年级上学期前后
  39. 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成就,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  )。

    • A.教师自编测验
    • B.非测验性测验
    • C.案卷分析
    • D.谈话
  40. 在信息加工理论中,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操作叫(  )。

    • A.步骤
    • B.算子
    • C.序列
    • D.产生式
  41. “举一反三”与“触类旁通”体现的是(  )。

    • A.创造性
    • B.学习动机
    • C.学习迁移
    • D.学会学习
  42. 一般说来,由(  )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 A.交往动机
    • B.外在动机
    • C.内在动机
    • D.无意识动机
  43. “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于得不错”是教师成长历程中哪个阶段的表现?(  )

    • A.关注自我阶段
    • B.关注生存阶段
    • C.关注情境阶段
    • D.关注学生阶段
  44. (  )认为所掌握的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则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也就越能产生广泛的迁移。

    • A.布鲁纳
    • B.桑代克
    • C.贾德
    • D.维纳
  45. 对知识最好的复习方法是(  )。

    • A.有意识记
    • B.多种感官参与
    • C.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 D.画线
  46. 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表明课堂气氛具有(  )。

    • A.不可知性
    • B.独特性
    • C.即时性
    • D.独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