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湖南省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押题密卷(3)
- 
				
简述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
 - 
				
试述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迁移。
 - 
				
谈谈程序化训练模式的基本步骤。
 - 
				
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想象力?
 - 
				
人格
 - 
				
学习迁移发生的条件有哪些?
 - 
				
形式训练说
 - 
				
并列结合学习
 - 
				
常模参照评价
 - 
				
小学生在掌握概念时,其学习往往是分步的,一般是先达到__________,再提高至__________。
 - 
				
最有利于学习效果提高的动机水平为__________的动机激起水平。
 - 
				
个体的智力水平是其__________和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结果。
 - 
				
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课程标准、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__________认为,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 
				
概念反映的是__________,命题反映的是__________。
 - 
				
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的手段是__________。
 -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__________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 
				
斯金纳是__________著名的__________心理学家,他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突出表现在( )。
- A.社会性认知
 - B.社会性情感
 - C.社会性行为
 - D.社会性交往
 
 - 
				
以下关于教学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者没有关系
 - B.两者既有关系又有区别
 - C.两者完全等同
 - D.教学评价以测量、测验的客观描述为基础
 - E.测量和测验的结果通过教学评价来判断
 
 - 
				
学生间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 )。
- A.场独立与场依存
 - B.自我型与开放型
 - C.沉思型与冲动型
 - D.安静型与兴奋型
 - E.辐合型与发散型
 
 - 
				
客观题包括以下哪些题型?( )
- A.选择题
 - B.完形填空
 - C.匹配
 - D.是非题
 
 - 
				
自编测验的常见错误是( )。
- A.教师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指标
 - B.教师对测验准备不够充分
 - C.测验太简单,题量小
 - D.教师不关心学生知识水平而使题过复杂或过简单
 - E.教师对测验的项目分类比例不一致
 
 - 
				
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属于( )。
- A.自上而下的迁移
 - B.自下面上的迁移
 - C.正迁移
 - D.负迁移
 - E.水平迁移
 
 - 
				
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 )。
- A.强化的内驱力
 - B.认知的内驱力
 - C.好奇的内驱力
 - 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 E.附属的内驱力
 
 - 
				
态度与品德的结构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由( )构成的。
- A.认知
 - B.气质
 - C.情感
 - D.行为
 
 - 
				
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
- A.物质性
 - B.内潜性
 - C.展开性
 - D.外显性
 - E.简缩性
 
 - 
				
下列哪些家庭教养方式有助于儿童的优良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
- A.权威
 - B.民主
 - C.放纵
 - D.信任
 - E.容忍
 
 -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
- A.准则与控制
 - B.约束与规范
 - C.指引与导向
 - D.加强与规范
 
 - 
				
通过( )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准备状况,确定学生当前的基本能力和起点行为。
- A.形成性评价
 - B.总结性评价
 - C.准备性评价
 - D.诊断性评价
 
 - 
				
群体间竞争的效果取决于( )。
- A.人际关系
 - B.人际交往
 - C.班级氛围
 - D.群体内的合作
 
 - 
				
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
-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 B.学生听课效果
 - C.后进生的感受
 - D.人际关系的影响
 
 - 
				
根据反映活动深度的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与( )。
- A.记忆知识
 - B.直观知识
 - C.理性知识
 - D.应用知识
 
 - 
				
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 ”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 ”他回答:“没有。”这说明儿童思维具有( )。
- A.单维性
 - B.不可逆性
 - C.自我中心性
 - D.抽象逻辑性
 
 - 
				
对一个玩具,儿童既可按颜色归类,也可按形状归类,还可以按大小归类,说明这时儿童的认知水平已达到(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 
				
反复检查个人的衣服鞋袜是否整齐属于下列哪种强迫行为?( )
- A.强迫性洗手
 - B.强迫性计数
 - C.刻板的仪式性动作
 - D.强迫性自我检查
 
 -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 A.自主感对羞耻感
 - B.主动感对内疚感
 - C.勤奋感对自卑感
 -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 
				
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
- A.经典条件反射
 - B.操作条件反射
 - C.联结反应
 - D.习惯成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