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押题密卷(9)
- 
				
第 38 题 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谈谈促进学习策略教学的有效措施。
 - 
				
第 37 题 学习迁移发生的条件有哪些?
 - 
				
第 35 题 对儿童的表扬或批评应遵循哪些原则?
 - 
				
第 36 题 简述小学教师角色的构成。
 - 
				
第 34 题 课堂管理
 - 
				
第 33 题 生成性学习
 - 
				
第 32 题 发散思维
 - 
				
第 30 题 __________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 
				
第 31 题 自我效能感
 - 
				
第 28 题 最有利于学习效果提高的动机水平为__________的动机激起水平。
 - 
				
第 29 题 问题解决的两种类型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第 27 题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 25 题 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反复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要完成这一目标,预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一直追问到__________为止。
 - 
				
第 26 题 学习的迁移就其性质来说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第 23 题 __________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经过努力的识记。
 - 
				
第 24 题 在学习中,__________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许多新信息只有经过多次复述后,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并长期保持。
 - 
				
第 21 题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考察分析,并形成某种判断和决策的过程就是__________。
 - 
				
第 20 题 教学媒体包括( )。

 - 
				
第 22 题 儿童在知道“青菜”、“萝卜”等概念后,再学习“蔬菜”这一概念,属于__________学习。
 - 
				
第 18 题 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 A.操作定向
 - B.操作模仿
 - C.操作整合
 - D.操作熟练
 
 - 
				
第 19 题 学习的定义说明( )。
- A.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 B.学习引起的变化是持久的
 - C.学习引起的变化是短暂的
 - D.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 E.学习是生理心理成熟的结果
 
 - 
				
第 15 题 动机的一般功能有( )。
- A.激活功能
 - B.指向功能
 - C.强化功能
 - D.调整功能
 
 - 
				
第 17 题 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人因素有( )
- A.问题的呈现方式
 - B.功能固着
 - C.知识的储备
 - D.反应定势
 - E.认知特性
 
 - 
				
第 16 题 依据性格的特征差异,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 )。
- A.外倾型
 - B.理智型
 - C.情绪型
 - D.意志型
 
 - 
				
第 13 题 正强化的方法包括( )。
- A.奖学金
 - B.对成绩的认可
 - C.表扬
 - D.改善学习
 - E.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 
				
第 14 题 对技能分类的较典型的观点是将技能分成( )。
- A.言语技能
 - B.操作技能
 - C.记忆技能
 - D.心智技能
 - E.体育技能
 
 - 
				
第 11 题 创造性问题解决,综合应用各种方法或通过发展新方法、新程序等来解决( )的问题。
- A.无结构的
 - B.认知性
 - C.有结构
 - D.无固定答案的问题
 
 - 
				
第 12 题 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可逆阶段是在( )
- A.2~5岁
 - B.6~7岁
 - C.8~10岁
 - D.11~12岁
 - E.0~6岁
 
 - 
				
第 10 题 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
- A.新的理解
 - B.不同的见解
 - C.认知策略
 - D.类比或表象等
 
 - 
				
第 8 题 下面不是问题的必需成分的是( )。
- A.目的
 - B.方法
 - C.障碍
 - D.途径
 
 - 
				
第 9 题 在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存储形式是( )。
- A.语义
 - B.概念体系
 - C.视像和声像
 - D.图式
 
 - 
				
第 6 题 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倾向性或心理准备状态叫( )
- A.潜意识
 - B.前意识 ?
 - C.心理定势
 - D.潜伏学习
 
 - 
				
第 7 题 ( )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 A.领会
 - B.应用
 - C.知识
 - D.分析
 
 - 
				
第 3 题 技能的学习可以以( )的掌握为前提。
- A.感性知识
 - B.理性知识
 - C.陈述性知识
 - D.程序性知识
 
 - 
				
第 4 题 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 )。
- A.班级文化
 - B.组织制度
 - C.凝聚力
 - D.班级管理
 
 - 
				
第 5 题 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 A.定势
 - B.讲解
 - C.启发
 - D.迁移
 
 - 
				
第 2 题 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技能可以分为徒手操作技能与( )。
- A.器械型操作技能
 - B.细微型操作技能
 - C.连续型操作技能
 - D.开放型操作技能
 
 - 
				
第 1 题 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
- A.“好孩子”取向阶段
 -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