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10
- 
				
第 37 题 试论小学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 
				
第 36 题 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智技能的培养。
 - 
				
第 35 题 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意义。
 - 
				
第 34 题 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 
				
第 31 题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 
				
第 33 题 简述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 
				
第 32 题 简述如何进行创造性的培养。
 - 
				
第 30 题 简述如何有效管理学习时间。
 - 
				
第 29 题 态度是一种__________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 
				
第 27 题 从动机的生理基础上看,动机最佳水平应是__________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
 - 
				
第 28 题 认知策略因所学知识的类型而有所不同,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策略主要是针对__________知识的。
 - 
				
第 26 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__________,组织__________,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 
				
第 25 题 __________就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
 - 
				
第 24 题 桑代克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的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他的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人类的本性,第二部分讲__________,第三部分讲___________。
 - 
				
第 23 题 格式塔心理学家从理解事物关系的角度提出了关系转换理论,认为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__________的理解。
 - 
				
第 22 题 就有效的操作技能而言,模仿需要以___________为基础。
 - 
				
第 19 题 ___________是对知识最好的复习。
 - 
				
第 20 题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__________和维果茨基的理论被大量介绍到美国,加之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刻影响,人们对学习概念的理解发生了很大变化。
 - 
				
第 18 题 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少年期的年龄范围是__________。
 - 
				
第 17 题 精细加工强调在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___________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
 - 
				
第 16 题 当刺激持续地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
 - 
				
第 15 题 教师告诉学生,如果在课堂上小声讲话将失去课间休息的时间,这种消除不良行为的方法是( )
- A.餍足
 - B.消退
 - C.代价
 - D.孤立
 
 - 
				
第 14 题 对儿童少年尤为重要的道德情感是( )。
- A.事业感
 - B.自尊感
 - C.集体主义情感
 - D.义务感
 
 - 
				
第 12 题 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叫( )。
- A.无意想象
 - B.有意想象
 - C.再造想象
 - D.创造想象
 
 - 
				
第 13 题 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全都湿了,你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这是思维的( )。

 - 
				
第 10 题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 )。

 - 
				
第 11 题 下面哪一个是“问题解决”?( )
- 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
 - 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
 - C.用一个词来造句
 - D.荡秋千
 
 - 
				
第 8 题 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
- A.附属内驱力
 - B.认知内驱力
 - C.自我提高内驱力
 - D.欲望内驱力
 
 - 
				
第 9 题 ( )阶段的儿童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思维发展水平接近成人。

 - 
				
第 7 题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 )是适应认知差异的最佳教学方式。
- A.分组教学
 - B.小班教学
 - C.个别教学
 - D.大班教学
 
 - 
				
第 5 题 梦属于( )。

 - 
				
第 6 题 成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说的学习迁移均属于( )
- A.水平迁移
 - B.垂直迁移
 - C.负迁移
 - D.逆向迁移
 
 - 
				
第 3 题 对自己能力估计过高,贯于把失败归咎于别人的人格障碍属于( )。
- A.强迫型人格
 - B.偏执型人格
 - C.回避型人格
 - D.冲动型人格
 
 - 
				
第 4 题 关于课堂教学的环境,实验证明学生座位的安排会影响教学和学习,其中坐在( )是最积极的学习者。
- A.教室前面几排及中间几列
 - B.中心区域
 - C.后排
 - D.左右两列
 
 - 
				
第 2 题 以下哪一类不属于组织策略?( )

 - 
				
第 1 题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 A.近景性内部动机
 - B.近景性外部动机
 - C.远景性内部动机
 - D.远景性外部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