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下半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标准全真试卷(4)
-
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新的教育理念?( )
- A.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潜能
- B.我们应该发现学生的优势,进行教育引导
- C.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发展性评价
- D.教育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
( )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
- A.加德纳
- B.维果斯基
- C.瑟斯顿
- D.斯滕伯格
-
下列属于多元智力理论智力成分的是( )。
- A.语文智力
- B.数学智力
- C.内省智力
- D.空间智力
-
思维的基本形式是( )。
- A.概念
- B.判断
- C.推理
- D.定理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 题。
动物学校要招生啦!动物园的动物们奔走相告,踊跃报名。泥鳅、松鼠、老鹰…… 有幸成为首期学员。学校开设了游泳、跳跃、跑步、飞行等课程。
开学第一天的第一堂是游泳课。松鼠、老鹰首先遭遇尴尬,由于他们是“旱鸭子”, 迟迟不敢下水,遭到了老师的训斥和嘲笑。而泥鳅却在这堂课上出尽了风头,他以舒展自如的泳姿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喝彩。但接下来的课程训练却让松鼠、老鹰扬眉吐气,跳跃是松鼠的强项,飞行是老鹰的看家本领,跑步项目对他俩来说更不成问题。但这些训练却让泥鳅吃尽了苦头,尤其是跳跃和飞行,是他的弱势项目。为了提高成绩,他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个项目上。一学期过去了,泥鳅被摔得伤痕累累,苦不堪言,虽然期间他想放弃这两个项目的训练,在游泳这个优势项目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碍于校方的规定和校长、教练的威严,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期末的成绩汇报课上,泥鳅训练刻苦,跳跃、跑步虽有所长进,但也只得了“C”等,飞行项目最终没有学会。原本的优势项目——游泳,因为长期没有训练,泳技大不如前,由期初的“A”等降到现在的“8”等。老鹰在飞行项目上以绝对优势得到了“A”等,但在跳跃与跑步项目上只得到了“B”等,游泳不及格。松鼠在飞行项目上得到了“8”等,跑步得“C”等,游泳没有通过,在跳跃项目上破动物界的最高纪录,但也只得到“B”等,因为他是在树顶上起跳,而没有按照学校规定在地上起跳的要求。
案例告诉我们,学生个体的发展具有( )。
- A.顺序性
- B.阶段性
- C.不平衡性
- D.差异性
-
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
- A.头脑风暴法
- B.直觉思维训练
- C.发散思维训练
- D.逆推法训练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 题。
战国时期,孙膑初到魏国,魏王要考查一下他的本事。一天9魏王召集众臣,"当面考查孙膑的智谋。
魏王对孙膑说:“你有什么办法让我从座位上下来吗?”
庞涓出谋说:“可在大王座位下边生起火来。”
魏王说:“不可取。”
孙膑稔捻胡须道:“大王坐在上边嘛,我是没有办法让大王下来的。”
魏王问:“那你怎么办?”
孙膑道:“如果大王在下边,我却有办法让大王坐上去。”
魏王得意洋洋地说:“那好,”就从座位上走了下来,“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办法让我坐上去。”
周围的群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也哄笑孙膑无能。忽然,孙膑却哈哈大笑起来, 说:“我虽然无法让大王坐上去,却已经让大王从座位上下来了。”
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对孙膑的才华连连称赞。
案例反映了孙膑思维的( )。
- A.广阔性
- B.深刻性
- C.独立性
- D.灵活性
-
问题解决策略有哪些?( )
- A.算法式
- B.启发式
- C.行动研究
- D.实际锻炼
-
对于与学生经验有关的逻辑性问题,可提供直接指导。 ( )
- 正确
- 错误
-
教学活动中,教师按领域原则和功能安排课堂空间,这两种方法并不相互排斥,可以组合使用。 ( )
- 正确
- 错误
-
标准化测验比大部分课堂测验更具有随意性。 ( )
- 正确
- 错误
-
由于自然实验是在教育的实际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它所得的结果比较接近于实际。
( )
- 正确
- 错误
-
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是信度。 ( )
- 正确
- 错误
-
个体心理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 )
- 正确
- 错误
-
元认知调节策略与监视策略无关。 ( )
- 正确
- 错误
-
课程计划是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 )
- 正确
- 错误
-
关于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皮亚杰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儿童达到道德的自律。
( )
- 正确
- 错误
-
阐述规则的时候,新教师往往是简单明了的。 ( )
- 正确
- 错误
-
内驱力也是一种需要,但它是动态的。 ( )
- 正确
- 错误
-
态度可以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有什么态度就有什么行为。 ( )
- 正确
- 错误
-
运用问答法进行教学时,教师的提问应面向所有学生。 ( )
- 正确
- 错误
-
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 )
- 正确
- 错误
-
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方面较为明显的变化在记忆广度的增加。 ( )
- 正确
- 错误
-
提出假设常用的方式有归纳式和演绎式。 ( )
- 正确
- 错误
-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已具有了抽象概念。 ( )
- 正确
- 错误
-
班级规模越大,教师的态度、学生的态度和课堂处理的得分往往就越低。 ( )
- 正确
- 错误
-
品德是个体的先天禀赋。 ( )
- 正确
- 错误
-
主体性班级管理就是教师不再参与班级的日常管理,完全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负责。 ( )
- 正确
- 错误
-
决定是否产生移情的条件有( )。
- A.初级移情
- B.道德发展阶段
- C.对他人的积极评价
- D.自我概念
- E.心理健康状况
-
教学环境包括( )。
- A.基础条件
- B.师生关系
- C.上下级关系
- D.物质环境
- E.社会环境
-
以下技能属于操作技能的有( )。
- A.吹笛子
- B.打篮球
- C.体操
- D.阅读
- E.计算
-
具体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有( )。
- A.多向思维
- B.思维的可逆性
- C.去自我中心
- D.命题思维
- E.具体逻辑推理
-
小学生中易产生的心理障碍有( )。
- A.儿童多动综合征
- B.学习困难综合征
- C.儿童过度焦虑反应
- D.儿童厌学症
- E.儿童强迫行为
-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比较,它具有的特点是( )。
- A.教育的独立性
- B.教育的主动性
- C.教育的可控性
- D.教育的权威性
- E.教育的多变性
-
示范的有效性取决于许多因素,如( )。
- A.示范者的身份
- B.示范的速度
- C.示范的准确性
- D.示范的过程
- E.示范的时机
-
联结说关于学习的主要定律有( )。
- A.练习律
- B.效果律
- C.准备律
- D.情感律
- E.惩罚律
-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 )
- A.家庭教育模式
- B.学校教育
- C.同辈群体
- D.遗传
- E.个体主动性
-
对于学习习惯的建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基本学习习惯不良多始于小学
- B.家长的“陪读”会造成孩子在学习上对家长的依赖
- C.不良学习习惯的扭转和改变不是很难的事
- D.行为强化技术是改变不良学习习惯的一项重要技术
- E.学习习惯的改变和确立要趁热打铁,趁学生有改变的兴趣,在最短的时间内全 面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建立好的学习习惯
-
以下属于真正创造的是( )。
- A.鲁班发明锯子
- B.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 C.爱迪生发明灯泡
- D.高斯发明连加变乘法
- E.找到远古时代的化石
-
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这一系统包含( )要素。
- A.学生
- B.教师
- C.教学内容
- D.教学媒体
- E.教学环境
-
知识应用的过程一般通过下面几个环节来完成( )。
- A.审题
- B.联想
- C.知识理解
- D.课题类化
- E.背诵记忆
-
以下选项中,属于组织策略的是( )。
- A.画线
- B.做笔记
- C.列提纲
- D.画关系图
- E.记忆术
-
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 )特点。
- A.对象的观念性
- B.动作的外显性
- C.执行的内潜性
- D.动作的闭合性
- E.结构的简缩性
-
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是( )。
- A.正迁移
- B.负迁移
- C.逆向迁移
- D.自下而上的迁移
- E.自上而下的迁移
-
教学中可以借助( )来表明对材料的领会。
- A.转换
- B.记忆
- C.解释
- D.分析
- E.推断
-
表扬或批评应该遵循的原则有( )。
- A.教育性原则
- B.实事求是原则
- C.及时性原则
- D.适当性原则
- E.儿童化原则
-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 )。
- A.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
- B.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
- C.自然科学
- D.社会科学
- E.上述说法都不对
-
对一个玩具,儿童既可按颜色归类,也可按形状归类,还可按大小归类,说明这时儿童的认知水平已达到(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
小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是( )。
- A.直观一操作性
- B.任性一可塑性
- C.幼稚一发展性
- D.指导一模仿性
- E.基本一再现性
-
( )是继2岁之后正常儿童出现强迫现象的又一高峰年龄。
- A.3~4岁
- B.5~6岁
- C.7~8岁
- D.8~10岁
-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学会用绳子打结不属于问题解决,其理由是( )。
- A.它所要求的心理活动太简单
- B.它不必克服认知障碍
- C.它不是在人的头脑内完成的
- D.它不需要复杂的认知活动
-
看到某件物品时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这种现象被称为( )。
- A.习惯
- B.定势
- C.功能固着
- D.定向
-
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 A.学生
- B.教师
- C.教学内容
- D.教学方法
-
(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 A.能力
- B.性格
- C.态度
- D.气质
-
在概念教学时运用变式的主要目的是( )。
- A.激发学习兴趣
- B.引起注意
- C.突出概念的本质
- D.丰富想象思维
-
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当学习任务比较复杂而且困难时,可达到最佳水平的学习动机应该是( )。
- A.高
- B.低
- C.较高
- D.较低
-
( )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
- A.教学计划
- B.教学大纲
- C.教材
- D.课程表
-
有时为了便于理解知识,学习者也会利用表格帮助掌握知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
- A.精细加工策略
- B.元认知策略
- C.复述策略
- D.组织策略
-
学生对自己认知能力的意识属于自我意识中的( )。
- A.心理自我
- B.生理自我
- C.社会自我
- D.理想自我
-
构成互动系统的学校教育中的三个核心因素是( )。
- A.教师、学生和环境
- B.教师、学生和教材
- C.学校、家庭和社会
- D.课堂、教材和师生
-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小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
- A.发展勤奋感
- B.培养主动性
- C.形成亲密感
- D.建立自我同一感
-
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 )。
- A.集体观念
- B.从众
- C.服从大局
- D.群体凝聚
-
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是( )。
- A.心理测验
- B.心理分析
- C.心理辅导
- D.心理咨询
-
教师角色扮演的先决条件是( )。
- A.角色认知
- B.角色体验
- C.角色期待
- D.角色评价
-
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 )的问题。
- A.创造性
- B.认知性
- C.有结构
- D.无结构
-
为促进迁移,教师在教材的呈现程序方面应( )。
- A.从细节到整体
- B.从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
- C.从个别到一般
- D.没关系
-
( )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 A.内部反馈
- B.外部反馈
- C.方法反馈
- D.形式反馈
-
“闻一知十”属于学习中的( )现象。
- A.定势
- B.功能固着
- C.迁移
- D.创造性
-
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
为是( )。
- A.问题行为
- B.教学行为
- C.学习行为
- D.操作行为
-
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我们称为( )。
- A.迁移
- B.正迁移
- C.水平迁移
- D.具体迁移
-
保持信息在2秒钟以内的记忆是( )。
- A.短时记忆
- B.长时记忆
- C.感觉记忆
- D.永久记忆
-
“小型分散,便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这种课外活动的形式是( )。
- A.科技活动
- B.学科活动
- C.个人活动
- D.小组活动
-
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 )。
- A.建构学习论
- B.结构学习论
- C.认识学习论
- D.联结学习论
-
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的活动是( )。
- A.教学计划
- B.教学过程
- C.教学评价
- D.教学设计
-
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是( )提出的。
- A.皮亚杰
- B.布鲁纳
- C.维果斯基
- D.埃里克森
-
认知心理学将理解问题看作在头脑中形成( )的过程。
- A.问题结构
- B.问题线索
- C.问题内容
- D.问题空间
-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是( )。
- A.指导教学
- B.发现教学
- C.情境教学
- D.合作学习
-
学生在学习弹奏钢琴曲的练习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了,这种现象属于技能学习中的( )。
- A.高原现象
- B.倒摄抑制
- C.生理极限
- D.及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