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专家预测试卷(4)
-
如何通过交往活动提高儿童自我评价能力?
-
如何对待儿童逃学或出走的儿童?
-
小学儿童自我评价发展有哪些特点?
-
简述小学儿童兴趣发展的特点。
-
简述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
-
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途径和条件有哪些?
-
__________是指以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也可以是动觉的、嗅觉的或味觉的等等。
-
__________是主体在头脑中将自己的活动结果与活动的目的加以比较、对照的过程,保证活动的预定目的与计划逐步得以实现。
-
__________是个人发展的意图和决心的表现,在个性中起着重要的动力作用。
-
自我意识是人的心理的能动作用的体现。作为一个系统,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__________和自我监控三方面。
-
__________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化,而__________则是来自于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
__________表现为是否自觉地、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约束自己产生不利于完成任务的行为。
-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空间距离、交往频率、仪表风度、心理品质、__________、特点互补等。
-
__________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般是由学生完成一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测验,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与学生面谈。
-
__________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情感体验,是人们认识现实、掌握知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
下列哪个选项属于条件反射?( )
- A.眨眼反射
- B.吸吮反射
- C.防御反射
- D.信号反射
-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__________。
-
下面对气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 B.人的气质差异是通过后天培养形成的
- C.气质不具有好坏之分
- D.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未来的成就大小
-
形成和发展人际关系的心理条件是( )。
- A.人际吸引
- B.特点相似
- C.交往
- D.相互理解
-
刚入学的儿童,写字时往往顾此失彼,这是因为注意的( )不强。
- A.广度
- B.稳定性
- C.分配
- D.转移
-
数学家高斯十岁时,对于“1+2+3+4+…+99+100=?”这道题通过分析发现,这一数列两端二数之和总是101,从而提出101×100+2=5050的答案,在解决这一问题过程中,数学家高斯主要运用了( )。
- A.再造性思维
- B.模仿性思维
- C.形象性思维
- D.创造性思维
-
自我意识的形成要比个性的形成( )。
- A.晚
- B.早
- C.同步
- D.不清楚
-
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她)的姓名,但确认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
- A.重现
- B.保持
- C.回忆
- D.再认
-
希望自己取得好成绩当“三好生”,这是( )。
- A.交往需要
- B.认知需要
- C.成就需要
- D.活动需要
-
以下哪项不是性格的态度特征?( )
- A.对社会、对集体、他人态度的性格特征
- B.对生活态度的性格特征
- C.对劳动和学习态度的性格特征
- D.对自己态度的性格特征
-
有研究表明,学习熟练程度达到( )时,记忆效果最好。
- A.100%左右
- B.150%左右
- C.200%左右
- D.250%左右
-
心理现象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是( )。
- A.精神活动
- B.反射活动
- C.意识活动
- D.技能活动
-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钟表,它都是圆形的,这是知觉的( )。
- A.大小恒常性
- B.颜色恒常性
- C.形状恒常性
- D.亮度恒常性
-
黑人的牙齿总给人以特别洁白的感觉,是感觉的( )。
- A.补偿
- B.适应
- C.同时对比
- D.继时对比
-
下列选项中哪项是情感产生的基础?( )
- A.生理需要
- B.动机
- C.兴趣
- D.社会需要
-
在短时记忆中,一遍遍地机械地重复识记材料是( )。
- A.有效复述
- B.无效复述
- C.精细复述
- D.保持性复述
-
择友的( ),指儿童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兴趣、习惯、性格和经历相和谐的人做朋友。
- A.选择性
- B.同质性
- C.趋上性
- D.理解性
-
下列关于性格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
- B.性格更多地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
- C.性格没有好坏之分
- D.性格的生理机制是在后天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
-
有目的、有计划、较长久的知觉是( )。
- A.思维
- B.注意
- C.识记
- D.观察
-
“印度狼孩”的事实说明,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除了先天遗传素质外,还有( )。
- A.后天的饮食因素
- B.居住条件因素
- C.后天的环境因素
- D.教育因素
-
认为遗忘的产生是由于记忆的痕迹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这种观点称为遗忘( )。
- A.消退说
- B.干扰说
- C.抑制说
- D.疲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