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甘肃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简述小学儿童创造性思维品质训练的方法。

  2. 如何理解年龄特征这一概念?

  3. 两个人观察同一棵树,植物学家首先获得的是关于树种、树龄及树的生长环境方面的知识,而画家获得的是关于树干、树枝和树叶的形状、疏密、大小等方面的印象。请解释这一现象。

  4. 联系实际谈谈在课堂中如何协调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

  5. 知觉的特性有哪些?

  6. 人们在交往中总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其他人,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告诉别人,同时也了解到交往对象的观点和态度,进而决定是否修正自己的观点或设法改变其他人的观点,这就是__________。

  7.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应如何运用?

  8. __________是研究正常成年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它是心理科学的基础理论学科。

  9. __________是人反映现实的最高形式,是人特有的心理。它表现为人能清醒地觉察到所反映的对象,并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10. 反射是机体的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规律性的应答活动。反射按起源分为两类:__________反射和__________反射。

  11. __________是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

  12. __________是最简单、最初级形式的想象。

  13. 德国心理学家__________在__________年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才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14. 所谓__________,指在对材料进行理解的情况下,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识记。

  15. 凡是促使儿童对感兴趣的事物采取主动行为的兴趣,称为__________。

  16. 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__的一门科学。

  17. 按照巴甫洛夫的观点,__________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18. __________是指人们在察觉他人情感时自己也体验到的与之相同的情感。

  19. 心理学中的个性是指个体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20. __________是指教育者根据教育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突发事件,迅速做出判断、果断处置并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教育行为。

  21. 就其产生遗忘的原因来看,__________是由于其他刺激(外部刺激或自身内部状态的干扰)而引起的抑制,这种抑制使原先识记的东西不能立即再认或再现,但一旦抑制解除记忆仍可得到恢复。

  22. 教学活动中通常采用的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__________、__________。

  23. 所谓无意识记,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任何__________的识记。

  24. 在知觉的过程中,人总是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经验,对感知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概念的形式把它们标示出来,知觉的这种特性就是__________。

  25. __________是认识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经验)的源泉。

  26. 在班级人际关系中,__________具有主导调节的作用。

  27. 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认为,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

    • A.“好孩子”取向阶段
    •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28. 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  )。

    • A.行动对抗
    • B.不团结、不信任
    • C.拉帮结伙
    • D.互相为难
  29. 刚入学的儿童写字用铅笔和田字格本,是由(  )水平决定的。

    • A.视觉发展
    • B.听觉发展
    • C.皮肤觉发展
    • D.运动觉发展
  30. 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是(  )。

    • A.认知
    • B.需要
    • C.客观现实
    • D.个性
  31. 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以(  )为核心。

    • A.潜意识
    • B.自我评价
    • C.自我体验
    • D.自我意识
  32.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  )。

    • A.修养和处世方法
    • B.身份和地位
    • C.交往方式与方法
    • D.需要满足的程度
  33. 下列哪项是表示能力的水平差异?(  )

    • A.智力落后
    • B.大器晚成
    • C.早慧
    • D.中年成才
  34. 四岁的丽丽知道明明是自己的哥哥,但却不知道自己是明明的妹妹。这种现象体现YJD童思维具有下列哪种特点?(  )

    • A.可逆性
    • B.不守恒性
    • C.自我中心性
    • D.不可逆性
  35. 英语考试中的完形填空题目,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的情境及已有知识填空,这里所运用的知觉特征是(  )。

    • A.知觉的理解性
    • B.知觉的恒常性
    • C.知觉的整体性
    • D.知觉的选择性
  36. 学生品行不良问题的高峰期是(  )。

    • A.9~10岁
    • B.13~14岁
    • C.16~17岁
    • D.20~22岁
  37.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  )提出的。

    • A.阶段性
    • B.不平衡性
    • C.个别差异性
    • D.互补性
  38. “灯是照明的工具”这种认识反映了(  )。

    • A.思维的概括性
    • B.思维的灵活性
    • C.思维的间接性
    • D.思维的直觉性
  39. 听觉中枢位于(  )。

    • A.额叶
    • B.顶叶
    • C.颞叶
    • D.枕叶
  40. 学生将茄子、白菜、青菜等归纳为“蔬菜”,这样的学习属于(  )。

    • A.信号学习
    • B.连锁学习
    • C.概念学习
    • D.辨别学习
  41. 一般说来,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  )。

    • A.内化
    • B.行为
    • C.实行
    • D.反馈
  42. 神经元是由(  )组成的。

    • A.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 B.细胞体、细胞核和神经纤维
    • C.细胞、突起和纤维
    • D.细胞核、突起和轴突
  43. 知觉的自上而下的加工(  )。

    • A.主要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进行的加工
    • B.也称之为数据驱动加工
    • C.主要是对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进行加工
    • D.是指当非感觉信息越少,需要越多感觉信息时占优势的加工方式
  44. 爱国主义情感属于下列哪项情感?(  )

    • A.美感
    • B.道德感
    • C.理智感
    • D.责任感
  45. 凡能引起个体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求的外在刺激称为(  )。

    • A.需要
    • B.期望
    • C.驱力
    • D.诱因
  46. 培养(  )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所在。

    • A.道德认知
    • B.道德行为习惯
    • C.道德信念
    • D.道德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