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1)
- 
				
怎样培养小学儿童的想象力?
 - 
				
试述小学儿童品德教育的方法。
 - 
				
小学儿童能力发展存在哪些差异?
 - 
				
简述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 
				
小学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表现出哪些规律?
 - 
				
提高儿童自我评价的策略主要有哪些?
 - 
				
__________是一个人以其良心或内在的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实行监督,有人把它比之为一个人内心的“道德法庭”。
 - 
				
才能的高度发展即__________。
 - 
				
“勤能补拙”是中国的一句俗话,它的含义表明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形成相依相辅,互为促进。
 - 
				
__________的发展是自我意识的主要成分,它的发展水平是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 
				
__________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
 - 
				
__________是在突然出现紧张情况时产生的情感状态。
 - 
				
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___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证明了生理成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 
				
听觉的发展包括对__________听觉的发展和——听觉的发展。。
 - 
				
__________是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是正确识别外界事物的参照物。
 - 
				
__________是个体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 
				
__________对小学儿童择友的同质性和趋上性具有关键的影响。
 - 
				
__________是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并确定它们之间异同的过程。
 - 
				
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指生物的普遍现象__________。
 - 
				
所谓__________,指在对识记材料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依靠事物的外部联系、先后顺序,机械重复地进行识记。
 - 
				
短时记}乙中贮存信息的数量是有限的,大约是__________个组块。
 - 
				
个性倾向性包括__________、兴趣、__________、__________等心理成分。它们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动力因素,决定着一个人的活动倾向性和积极性,集中地表现了个性的社会实质。
 - 
				
__________是指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个体在活动中对各种事件所表现的态度、行为方式,以及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与现实环境。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找出其性格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 
				
__________是指一个人是否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目的,并调整和控制行动的意志品质。与其相反的不良品质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 
				
儿童在学校教学条件下,主要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式掌握概念。
 - 
				
__________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注意到对象的数量。数量越大,广度越大。注意广度通常是指视觉注意的范围。
 - 
				
直接表现为对事物的倾心和迷恋是( )。
- A.需要
 - B.目的
 - C.动机
 - D.兴趣
 
 - 
				
学生在做问答题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 )。
- A.识记
 - B.保持
 - C.再认
 - D.回忆
 
 - 
				
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头,因而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词,这属于( )。
- A.理性概括
 - B.感性概括
 - C.形象直观
 - D.言语直观
 
 - 
				
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 )。
-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 C.正强化和负强化
 - D.强化和惩罚
 
 - 
				
—个原本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多次重复后,该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该反射被称为( )。
- A.工具性条件反射
 - B.无条件反射
 - C.经典性条件反射
 - D.第一信号系统
 
 - 
				
小学儿童最基本的社会需要是( )。
- A.交往需要
 - B.成就需要
 - C.认识需要
 - D.活动需要
 
 - 
				
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
- A.课间休息时,小李回到教室里做作业
 - B.王老师对张华的单词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 C.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 D.陈英每天独自看几个小时电视
 
 - 
				
看见一面红旗,人们马上能认出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 A.感觉
 - B.视觉
 - C.色觉
 - D.知觉
 
 - 
				
( )是一个人以其良心或内在的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实行监督,有人把它比之为一个人内心的“道德法庭”。无需任何外在形式的监督,而听命于内心自我监督的行为才是真正自觉的意志行为表现。
- A.自我监督
 - B.自我控制
 - C.自我检查
 - D.自我观察
 
 - 
				
有人曾说:“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或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这种思想称为( )。
- A.教育决定论
 - B.环境决定论
 - C.自然发生论
 - D.遗传决定论
 
 - 
				
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鉴别能力称为( )。
- A.信度
 - B.效度
 - C.难度
 - D.区分度
 
 - 
				
大脑皮层中心的( )与性格可能有一定关系。
- A.顶叶
 - B.额叶
 - C.颞叶
 - D.枕叶
 
 -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主要指教师是学生( )和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 A.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 B.家长的代理人和参谋
 - C.班集体活动的示范者
 - D.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 
				
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
- A.意志
 - B.能力
 - C.气质
 - D.兴趣
 
 - 
				
长时记忆系统对来自短时记忆系统的信息的加工是( )。
- A.物理特性编码
 - B.表象编码
 - C.言语听觉编码
 - D.语义编码
 
 - 
				
在教学中,将分散的笔画组织成字,或将单个的字组织成词,或将词连成适当的句子,都会提高注意的( )。
- A.广度
 - B.稳定性
 - C.分配
 - D.转移
 
 - 
				
在心理科学体系中,基础学科是( )。
- A.实验心理学
 - B.普通心理学
 - C.发展心理学
 - D.生理心理学
 
 - 
				
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实践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是( )。
- A.社会心理学
 - B.应用心理学
 - C.发展心理学
 - D.比较心理学
 
 - 
				
在柯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研究中,墨守成规的契约定向阶段属于( )。
- A.习俗水平
 - B.前习俗水平
 - C.后习俗水平
 - D.权威水平
 
 - 
				
把煤放在日光下,把白粉笔放在阴影里,尽管前者反射的光比后者更多,但看起来依然是煤较黑,粉笔较亮,这是( )。
- A.知觉的理解性
 - B.知觉的选择性
 - C.知觉的恒常性
 - D.知觉的组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