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四)
-
结合个人实际生活,谈谈如何应对挫折?
-
结合实际情况,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
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是什么?
-
简要说明头脑风暴训练的基本原则与做法。
-
学习策略的特征是什么?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教师进行哪些角色创新?
-
高智商不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
-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指无心理疾病。
-
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
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一定能产生相应的效应。
-
态度与品德实质相同,没有区别。
-
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人格的核心。
-
陆钦斯的 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
皮亚杰认为,适应包括 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
-
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 。
-
桑代克根据实验提出的学习定律中,____是最重要的学习规律。
-
概念学习有两种主要方式即 和概念同化。
-
科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而皮亚杰采用的是 故事法。
-
学生的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 的差异。
-
加涅按学习结果分类为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 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
-
对学习迁移现象最早做出系统解释的是 。
-
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 、 两个方面构成。
-
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叫做 迁移。
-
心理辅导的目标:第一是学会调适,这是基本目标,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 ,这是高级目标。
-
被认为是创造性思维中的核心。
-
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
-
以有意义学习和认知同化的观点为基础,属于奥苏贝尔提出的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的有( )。
- A.最近发展区
- B.逐渐分化
- C.整合协调
- D.先行组织者
-
就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而言,智力活动一般要经过( )几个基本环节。
- A.审题
- B.构思
- C.联想
- D.课题类化
-
概念就是用某种符号所代表的一类具有某些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一般包括( )。
- A.实例
- B.名称
- C.内涵
- D.外延
-
( )心理问题的现象包括反复玩弄手指,摇头,走路时喜欢反复数栏杆、触摸路旁的灯柱、踩路沿走等。
- A.儿童多动综合征
- B.学习困难综合征
- C.儿童厌学症
- D.儿童强迫行为
-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主要有( )。
- A.环境
- B.智力
- C.个性
- D.天赋
-
相同要素说是由( )提出,是对形式训练说的一种挑战。
- A.桑代克
- B.伍德沃斯
- C.奥苏贝尔
- D.贾德
-
儿童多动综合征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征。高峰发病年龄为( )。
- A.4~6岁
- B.6~8岁
- C.8~10岁
- D.10~12岁
-
属于操作技能的特点的有( )。
- A.内潜性
- B.简缩性
- C.展开性
- D.客观性
-
一个人离开我们越远,他在网膜上呈像越小,可你还认为他的身高没变,这是知觉的( )。
- A.选择性
- B.恒常性
- C.理解性
- D.整体性
-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 )。
- A.命题网络
- B.产生式系统
- C.图式
- D.认识结构
-
知道了“长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而正方形是长方形一个特例,就很容易理解“正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这种同化模式属于( )。
- A.上位学习
- B.下位学习
- C.组合学习
- D.推理学习
-
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中,( )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 A.感知运动阶段(0~2岁)
- B.前运算阶段(2~7岁)
- C.具体运算阶段(7~1l岁
- D.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
一位同学智力年龄为12,实际年龄为10,这位同学属于( )。
- A.正常儿童
- B.智力超常儿童
- C.弱智儿童
- D.品德良好儿童
-
( )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起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
- A.卡普杰列夫《教育心理学》(1877年)
- B.彼得罗夫斯基《年龄与教育心理学))(1972年)
- C.布隆斯基《科学的心理学概论》(1921年)
- D.桑代克《教育心理学》(1903年)
-
影响心理健康的个体心理因素主要有( )。
- A.自卑
- B.心理冲突
- C.特殊的人格特征
- D.刚愎自用
-
儿童在家庭中养成了爱劳动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也会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 )。
- A.知识的迁移
- B.技能的迁移
- C.行为规范的迁移
- D.学习经验的迁移
-
先有一个目标,它与当前的状态存在差异,想办法减小这个差异。这种问题解决方法是( )。
- A.爬山法
- B.逆向工作法
- C.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 D.算法式
-
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 )几类。
- A.道德规范的学习
- B.知识的学习
- C.技能的学习
- D.行为规范的学习
-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经历了( )等阶段。
- A.认知
- B.依从
- C.认同
- D.内化
-
学习策略的几种成分是( )。
- A.认知策略
- B.调节策略
- C.元认知策略
- D.资源管理策略
-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最早由( )提出。
- A.奥苏贝尔
- B.班杜拉
- C.马斯洛
- D.陆钦斯
-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 )几个阶段。
- A.关注成绩
- B.关注生存
- C.关注情境
- D.关注学生
-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模式主要有( )。
- A.指导模式
- B.治疗模式
- C.发展模式
- D.社会影响模式
-
属于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的有( )。
- A.流畅性
- B.变通性
- C.探究性
- D.独创性
-
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 )。
- A.动机原则
- B.结构原则
- C.程序原则
- D.强化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