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考前冲刺密卷(二)
- 
				
第 36 题 试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 
				
第 37 题 试论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 
				
第 34 题 简述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保持。
 - 
				
第 35 题 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发展的稳定的、和谐的趋势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 
				
第 33 题 简述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 
				
第 32 题 简述学习结果的归因对学习行为产生的影响。
 - 
				
第 31 题 应从哪些方面理解态度的定义?
 - 
				
第 30 题 简述迁移的种类。
 - 
				
第 28 题 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中__________阶段的重要特点是智慧技能活动的简略、压缩和自动化。
 - 
				
第 29 题 有些儿童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__________。
 - 
				
第 27 题 __________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 
				
第 26 题 反射一词原本是物理学概念,心理学家__________将其引入心理学。
 - 
				
第 25 题 一般而言,创造性与个性二者之间具有__________的关系。
 - 
				
第 24 题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 
				
第 23 题 完形一顿悟说认为完形是一种__________,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
 - 
				
第 22 题 __________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 
				
第 21 题 群体规范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__________;出现一种占优势的意见阶段;由于趋同倾向而导致评价、判断和相应行为上的一致性阶段。
 - 
				
第 19 题 从哲学的观念来说,思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
 - 
				
第 20 题 匹配题目包括两列词句,一列是__________,一列是__________。
 - 
				
第 18 题 戴尔从直接具体经验到抽象经验排列了11种媒体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
 - 
				
第 17 题 概念学习的实质是__________。
 - 
				
第 16 题 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为__________。
 - 
				
第 14 题 科学家根据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 )。
- A.原型启发
 - B.功能固着
 - C.负向迁移
 - D.定势影响
 
 - 
				
第 15 题 下列关于正负强化与惩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正强化的性质与奖励相同,负强化的性质与惩罚相同
 - B.奖与惩两种手段使用的目的相同,都是制止某种不当的行为
 - C.在教育中,可以多使用施予式惩罚,多使用剥夺式惩罚
 - D.在教育上使用惩罚时,只有在积极的目的下,使之符合负强化的原理,惩罚才会产生教育价值.
 
 - 
				
第 13 题 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
- A.前运算阶级
 - B.感知运动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 
				
第 12 题 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
- A.经典性条件反射
 - B.操作性条件反射
 - C.联结反应
 - D.习惯成自然
 
 - 
				
第 11 题 将拥有二十四个记忆单位的二十四个节气编码成只有四大记忆单位的《二十四节气歌》帮助记忆,这是利用了记忆编码中的( )策略。
- A.系统化
 - B.联想
 - C.替换
 - D.组块
 
 - 
				
第 9 题 李华同学因在班上排名靠后,为了改变自己在班上的排名暗暗地努力学习,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 
				
第 10 题 “学习风格”概念的提出者是( )。
- A.桑代克
 - B.塞伦
 - C.布鲁纳
 - D.加涅
 
 - 
				
第 8 题 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求尽量用白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 A.强度律
 - B.差异律
 - C.活动律
 - D.组合律
 
 - 
				
第 7 题 以清楚意识到的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 B.想像的道德情感
 - C.伦理的道德情感
 - D.形象的道德情感
 
 - 
				
第 6 题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 )。
- A.130
 - B.140
 - C.150
 - D.160
 
 - 
				
第 3 题 下列哪项属于学习现象?( )
- A.事故后体会到交通法规的重要性
 - B.疲劳时记忆力下降
 - C.乳儿抓住碰到的东西
 - D.青春期少年的嗓音变化
 
 - 
				
第 4 题 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属于( )。
- A.策略性知识
 - B.陈述性知识
 - C.条件性知识
 - D.程序性知识
 
 - 
				
第 5 题 教师先准备预备性材料,设想教学进程,然后呈现给学生,并从中抽象出新信息的教学策略属于( )。
- A.概念形式策略
 - B.先行组织者策略
 - C.认知发展策略
 - D.行为练习策略
 
 - 
				
第 2 题 观察法的记录方式不包括( )。
- A.项目检核表
 - B.双向表
 - C.评定量表
 - D.轶事记录
 
 - 
				
第 1 题 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
- A.洛克
 - B.赫尔巴特
 - C.夸美纽斯
 - D.杜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