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考前冲刺密卷(一)
- 
				
第 37 题 论述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 
				
第 34 题 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 35 题 简述程序教学所遵循的主要原则。
 - 
				
第 36 题 联系实际举例分析学生学习动机的心理成分。
 - 
				
第 32 题 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气氛有何影响?
 - 
				
第 33 题 举例说明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
 - 
				
第 31 题 简述记忆系统及其特点。
 - 
				
第 30 题 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 
				
第 29 题 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数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__________的倾向性。
 - 
				
第 27 题 小学生在掌握概念时,其学习往往是分步的,一般是先达到__________,再提高至__________。
 - 
				
第 28 题 学生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提高,这是技能的___________迁移。
 - 
				
第 26 题 __________指具体而有形的、可通过直接观察而获得的信息。该类知识往往可以用具体的事物加以表示,如有关日期、地点、物品等方面的知识。
 - 
				
第 24 题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__________的过程。
 - 
				
第 25 题 服从是指在权威的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__________一致的行为。
 - 
				
第 23 题 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具有__________,同时也缺乏原则性;但发展的趋势是稳定的、和谐的。
 - 
				
第 22 题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___________。
 - 
				
第 21 题 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__________。
 - 
				
第 19 题 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应遵循__________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的不必要的盲目摸索。
 - 
				
第 20 题 __________是经验获得与问题解决的必要条件。
 - 
				
第 17 题 学生座位的分配,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__________,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__________。
 - 
				
第 18 题 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的手段是__________。
 - 
				
第 15 题 最早提出环境决定论的是行为主义创始人( )。

 - 
				
第 14 题 “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防卫方法称为( )。
- A.否认
 - B.文饰
 - C.投射
 - D.幻想
 
 - 
				
第 16 题 与学习动机中其他内驱力相比,附属内驱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__________。
 - 
				
第 12 题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2~7岁年龄阶段的儿童处于(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 
				
第 13 题 下列属于影响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的是( )。
- A.学习任务
 - B.兴趣
 - C.自我效能感
 - D.归因
 
 - 
				
第 11 题 最近发展区是指( )。

 - 
				
第 9 题 “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 )揭示了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
- A.华生
 - B.加德纳
 - C.皮亚杰
 - D.斯腾伯格
 
 - 
				
第 10 题 产生式迁移理论证实了( )。
- A.学习可以自动迁移,而不必有学习者的有意识注意
 - B.桑代克的共同的“S—R”成分可以导致迁移
 - C.重叠的产生式导致迁移
 - D.策略学习可以自动迁移
 
 - 
				
第 8 题 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
- A.讲授法
 - B.发现法
 - C.掌握学习法
 - D.头脑风暴法
 
 - 
				
第 7 题 ( )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生学习的人”。
- A.梅伊曼
 - B.杜威
 - C.布鲁纳
 - D.罗杰斯
 
 - 
				
第 5 题 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是( )。
- A.能力
 - B.努力
 - C.任务
 - D.运气
 
 - 
				
第 6 题 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并被其他成员所认可。这种动机属于( )。

 - 
				
第 4 题 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总是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由此可以断定,他的成长可能处在( )阶段。
- A.关注生存
 - B.关注情境
 - C.关注学生
 - D.关注自我感受
 
 - 
				
第 3 题 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情绪与情感的差异,( )。

 - 
				
第 2 题 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学习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称为( )。
- A.个别化教学
 - B.指导性教学
 - C.合作教学
 - D.情境教学
 
 - 
				
第 1 题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 A.发散思维
 - B.形象思维
 - C.逻辑思维
 - D.抽象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