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冲刺试卷二
- 
				
联系实际,谈谈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 
				
简述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生观。
 - 
				
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 
				
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 
				
简述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 
				
有结构的问题与学校外实际情境中的问题类似。( )
- 正确
 - 错误
 
 - 
				
健康就是没有疾病。( )
- 正确
 - 错误
 
 - 
				
负强化就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 )
- 正确
 - 错误
 
 - 
				
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主观判断。( )
- 正确
 - 错误
 
 -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
- 正确
 - 错误
 
 - 
				
提出假设常用的方式有归纳式和演绎式。( )
- 正确
 - 错误
 
 - 
				
与人生哲学有关的教学目标属于组织价值观念系统水平。( )
- 正确
 - 错误
 
 - 
				
思维定势总是阻碍问题的有效解决。( )
- 正确
 - 错误
 
 - 
				
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有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之分。( )
- 正确
 - 错误
 
 - 
				
集中复习就是集中一段时间一下子重复学习许多次,分散复习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集中复习的效果优予分散复习。( )
- 正确
 - 错误
 
 - 
				
影响群体士气的因素有( )。
- A.群体成员的人数
 - B.对群体目标的赞同
 - C.对活动的满意度
 - D.群体领导方式
 - E.和谐的人际关系
 
 - 
				
个体心理发展具有的一般特点是( )。
- A.连续性与顺序性
 - B.阶段性
 - C.个别差异性
 - D.不均衡性
 - E.关键性
 
 - 
				
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 )。
- A.效果律
 - B.运动律
 - C.准备律
 - D.练习律
 
 - 
				
指导学生怎样集中注意力、设置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等,都属于( )。
- A.元认知策略
 - B.复述策略
 - C.组织策略
 - D.精细加工策略
 - E.复习策略
 
 - 
				
知识应用的过程一般通过下面哪几个环节来完成?( )
- A.审题
 - B.联想
 - C.知识理解
 - D.课题类化
 - E.背诵记忆
 
 - 
				
儿童在熟悉了“白菜”“豆角”和“黄瓜”这类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属于( )。
- A.下位学习
 - B.上位学习
 - C.组合学习
 - D.派生类属学习
 
 - 
				
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特性叫作( )。
- A.道德
 - B.品德
 - C.人格
 - D.个性
 
 - 
				
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
- A.自然观察法
 - B.实验室实验法
 - C.两难故事法
 - D.对偶故事法
 
 - 
				
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中具体内容属于( )。
- A.头脑风暴训练
 - B.自我设计训练
 - C.推测与假设训练
 - D.发散思维训练
 
 - 
				
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动机划分方法是( )。
- A.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
 - B.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 C.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
 - D.学习动机的理论
 
 -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
- A.《比纳一西蒙量表》
 - 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
 - C.《比纳一推孟量表》
 - D.《韦克斯勒量表》
 
 - 
				
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 )。
- A.需要
 - B.动机
 - C.强化
 - D.诱因
 
 - 
				
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
- A.总结性评价
 - B.常模参照评价
 - C.诊断性评价
 - D.标准参照评价
 
 -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
- A.构造一种完形
 - B.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 C.主动地构建认知方式
 -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 
				
有的人属于“聪明早慧”,而有的人则是“大器晚成”,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 A.互补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阶段性
 
 - 
				
“这次考试失败是因为我的运气不好”,这是把失败归因于( )。
- A.内部的可控因素
 - B.内部的不可控因素
 - C.外部的可控因素
 - D.外部的不可控因素
 
 -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其中任何一个人都能被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
- A.遗传
 - B.环境
 - C.教育
 - D.教师
 
 -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成分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 )。
- A.兴趣
 - B.爱好
 - C.热爱
 - D.忠诚
 
 - 
				
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 )。
- A.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
 - B.由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 C.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 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 
				
爱国主义情感属于下列哪种情感?( )
- A.美感
 - B.道德感
 - C.理智感
 - D.责任感
 
 - 
				
根据学习者心理反应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分为两种:一是陈述性知识,二是( )。
- A.程序性知识
 - B.操作性知识
 - C.理性知识
 - D.元认知知识
 
 - 
				
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这种迁移是( )。
- A.正迁移
 - B.横向迁移
 - C.特殊成分迁移
 - D.非特殊成分迁移
 
 - 
				
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
- A.前运算阶级
 - B.感知运动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 
				
在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 A.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于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开始
 - B.西方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使教育心理学更科学
 - C.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教育心理学自此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
 - D.20世纪50年代,杜威实用主义对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