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前预测试卷(六)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沦述童年期儿童学习的特征。

  2. 试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3. 论述小学德育过程是促进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4. 论述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5. 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6. 一名合格教师所应具备的良好的个性品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7. 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8. 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9. 教学与智育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10. 课程计划规定了各学科的基本要求、各种活动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等,还设置了“___________”

  11. 学校工作必须坚持“_________、全面安排”的原则。

  12. 国家学制系统中学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________。 

  13.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使用最普遍、最经常的手段是_________。

  14.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引起学习动机、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15.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___________,与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

  16. 常用的记分法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17. 教学是完成学校_________、实现_________的基本途径。

  18. 指导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1992年我国颁布实施的_________。

  19. 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叫__________。

  20. 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构成要素有本文部分和(  )。

    • A. 后记部分
    • B. 原则部分
    • C. 说明部分
    • D. 序言部分
  21. 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时间是(  )。

    • A. 1904年
    • B. 1905年
    • C. 1906年
    • D. 1907年
  22. 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 A. 阶段性
    • B. 顺序性
    • C. 不平衡性
    • D. 互补性
  23. 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  )。

    • A. 技术小组
    • B. 学科小组
    • C. 艺术小组
    • D. 体育小组
  24.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 A. 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 B.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 C. 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 D. 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25. 问题解决的“试误说”的奠基人是(  )。

    • A. 桑代克 
    • B. 苛勒 
    • C. 纽厄尔和西蒙 
    • D. 布鲁纳
  26. 我国20世纪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  )。

    • A.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B.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 C.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
    • D. 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
  27.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 霍尔
    • B. 华生
    • C. 高尔登
    • D. 格塞尔
  28. 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  )特点。

    • A. 示范性
    • B. 长期性
    • C. 复杂性
    • D. 创造性
  29. 主张“有教无类”,以“仁”为核心的最高道德标准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

    • A. 孔子
    • B. 孟子
    • C. 苟子
    • D. 韩非子
  30. 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称为(  )。

    • A. 体育活动
    • B. 课余活动
    • C. 课外活动
    • D. 群众活动
  31. 标志着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转变的是(  )。

    • A. 文化
    • B. 教育
    • C. 学校
    • D. 知识
  32. 把教育的最高目的限定为“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的教育家是(  )。

    • A. 柏拉图
    • B. 拉伯雷
    • C. 卢梭
    • D. 裴斯泰洛齐
  33. 世界上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是哪个国家?(  )

    • A. 英国
    • B. 法国
    • C. 德国
    • D. 日本
  34.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这是一种(  )。

    • A. 外铄论的观点
    • B. 内发论的观点
    • C. 多因素论的观点
    • D. 综合论的观点
  35. 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称为(  )。 

    • A. 教育发展 
    • B. 生理发展 
    • C. 心理发展 
    • D. 人的发展
  36.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

    • A. 主要方法
    • B. 重要方法
    • C. 唯一方法
    • D. 特殊方法
  37. 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  )。

    • A. 孔子
    • B. 昆体良
    • C. 赫尔巴特
    • D. 夸美纽斯
  38. 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到的结果一致性较高,说明该测验的(  )较高。

    • A. 信度
    • B. 效度
    • C. 区分度
    • D. 难度
  39. 《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  )。

    • A. 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
    • B. 社会权利主体非独立地位
    • C. 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
    • D. 社会权利的客体非独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