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前预测试卷(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下列是某小学一个班的主题班会设计,请运用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和方宏,对这一设计进行评价并阐述组织好主题班会的要求。

    又到了3月5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时间了,学校要求我们每个班为周围的社区做一件好事,可我认为学雷锋不能图表现,只用一天的行动来表示一下就完事,而应该制度化、经常化,把爱献给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于是我决定先在班上召开一个“我们应该怎样学雷锋”的主题班会,形成我们全班的共同的意见,找到一致的办法。

    主题班会设计如下:

    第一步:全体同学收集雷锋的动人事迹;

    第二步:请学生代表宣讲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

    第三步:分小组讨论目前存在的学雷锋的种种现象;

    第四步:我们该怎么办?(各小组表达自己今后学雷锋的设想与办法)

    第五步:全班讨论,形成学习雷锋的统一意见和行动方案。

  2. 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3. 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

  4. 小学教学的任务有哪些?

  5. 简述夸美纽斯关于“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6. 小学德育的途径有哪些?

  7. 简述设计教学法。

  8. 在德育方法中,(  )是陶冶法的典型特征。

    • A. 摆事实、讲道理
    • B. 创设良好的情境
    • C.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活动
    • D. 操行评定
    • E. 潜移默化
  9. 群众性活动的类型主要有(  )。

    • A. 报告和讲座
    • B. 集会
    • C. 比赛
    • D. 参观访问
    • E. 小制作活动
  10. 以下关于课外活动的论述,正确的是(  )。

    • A. 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的、自愿参加的
    • B. 课外活动也能在校内进行
    • C. 选修课是学生自己选择的,属于课外活动
    • D. 课外活动是近代学校才出现的教育活动
    • E. 课外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
  11. 教育过程中,如果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对待思想问题,那就违反了(  )的原则。

    • A.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 B. 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 C.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 D.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 E. 理想性和现实性相结合
  12. 19世纪末,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依据学生“在做中学”的认识发展过程提出了(  )等教学过程的几个阶段。

    • A. 困难
    • B. 问题
    • C. 假设
    • D. 验证
    • E. 结论
  13. 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主要形式有(  )。

    • A. 委员会制
    • B. 直线式
    • C. 参谋制
    • D. 职能式
    • E. 直线职能式
  14. 遗传素质的成熟对身心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 A. 个体的器官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 B. 先天素质在发展中逐步成熟
    • C. 机体的成熟为一定特征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 D. 有些早期运动机能是直接建立在成熟基础上的
    • E. 成熟决定了受教育的内容
  15. 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通常有(  )。

    • A. 六三学制
    • B. 弹性学制
    • C. 交叉学制
    • D. 五四学制
    • E. 九年一贯制
  16. 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根据对兴趣和注意的分析,提出了(  )的教学过程四阶段说。

    • A. “明了”
    • B. “预备”
    • C. “联想”
    • D. “系统”
    • E. “方法”
  17. 下列关于巩固性原则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学而时习之”
    • B. 巩固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 C. 巩固就要死记硬背
    • D. 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 E. 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18. 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____________素质、____________素质、____________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19. 关于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主要存在着内发论、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的解释。

  20. 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_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21. 学生是具有发展__________和发展__________的人。

  22.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五个方面。

  23. 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  )。

    • A. 孔子
    • B. 昆体良
    • C. 杜威
    • D. 夸美纽斯
  24. 自我教育能力主要由__________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等构成。

  2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 A. 说服教育法
    • B. 锻炼法
    • C. 陶冶法
    • D. 榜样法
  26. 教学过程阶段的中心环节是(  )。

    • A. 领会知识
    • B. 巩固知识
    • C. 运用知识
    • D. 检查知识
  27. 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是瑞士心理学家(  )。

    • A. 皮亚杰
    • B. 柯尔伯格
    • C. 格塞尔
    • D. 洛克
  28.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A. 了解学生
    • B. 班会活动
    • C. 建立学生档案
    • D.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29. 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形成的“产婆术”属于(  )。

    • A. 直观性原则
    • B. 循序渐进原则
    • C. 启发性原则
    • D. 巩固性原则
  30. 标志着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转变的是(  )。

    • A. 文化
    • B. 教育
    • C. 学校
    • D. 知识
  31. 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  );但当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  )。

    • A. 初等教育普及教育
    • B. 义务教育普及基础教育
    • C. 平民教育普及国民教育
    • D. 普及教育普及义务教育
  32. 课程结构的编制即(  )。

    • A. 课程计划
    • B. 课时分配
    • C. 课程设计
    • D. 课程改革
  33.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 A.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 B. 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 C.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 D. 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34. 学习“直角、锐角、钝角、平角”等概念时,各种概念的相互影响称为(  )。

    • A. 水平迁移 
    • B. 正迁移 
    • C. 顺向迁移 
    • D. 一般迁移
  35.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感到做到奉献就是一种幸福,而不觉得是“牺牲”。这体现的是德育的(  )。

    • A. 政治功能
    • B. 生存功能
    • C. 发展功能
    • D. 享用功能
  36.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体现师生关系具有(  )特点。

    • A. 尊师爱生
    • B. 民主平等
    • C. 辩证统一
    • D. 教学相长
  37. 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  )。

    • A. 导向性原则
    • B. 疏导原则
    • C. 因材施教原则
    • D.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38. 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

    • A. 杜威
    • B. 华虚朋
    • C. 卢梭
    • D. 克伯屈
  39. 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下列教学过程特点中的(  )。

    • A. 引导性
    • B. 间接性
    • C. 简捷性
    • D. 交往性
  40. 在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是(  )。

    • A. 《对教育方针的意见》
    • B. 《新教育大纲》
    • C. 《教学与发展》
    • D. 《民本主义与教育》
  41.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

    • A. 主导因素
    • B. 决定因素
    • C. 物质前提
    • D. 无关因素
  42.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  )。

    • A. 国家财政拨款
    • B. 城乡教育费附加
    • C. 社会集资款
    • D. 教育专项资金
  43. 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

    • A. 个别教学
    • B. 班级授课
    • C. 分组教学
    • D. 道尔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