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前冲刺试卷(1)
-
该教师是如何成功地使用德育方法的?( )[不定项选择题]
查看材料- A.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个性特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 B.与学生谈话从学习到的形容笑的词语开始到该学生在课堂上笑的形容,再到这样的笑所包含的不道德成分,从而让学生感到自己的问题
- C.整个过程教师尊重客观事实,不武断地做出判断
- D.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平等、诚恳的态度引导学生的自我觉悟、反省,未损伤学生的自尊心
-
小学六年级学生李某因迟到不敢进教室,而在教学楼后随意闲逛,恰好被班主任孙老师发现,孙老师问清情况后非常生气,罚学生李某在操场跑了10圈,并让他在教室外站了两节课。
孙老师的做法对吗?( )[单选题]
查看材料- A.对
- B.不对
-
孙老师的做法违反了《教师法》中的哪一条法规?( )[单选题]
查看材料- A.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 B.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 C.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 D.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
我班的一位同学是从三年级直接升入五年级的跳班生。他跳班后,仍是班内的学习尖子,区里的几次数学比赛他都取得了名次。这个孩子聪明,性格内向、深沉,却有些傲慢,常常看不起人。上课时谁要是答不上问题来,他总是轻蔑地一笑,并且显示出极不耐烦的神情。我曾想过当场点名批评他,后来改变了主意。一次放学后,我留下了他,对他说:“这学期我们共学过多少形容笑的词语?”他想了想说:“‘微笑’、‘耻笑’、‘大笑’、‘狂笑’、‘讥笑’,还有‘哈哈大笑’。”我说:“同学在复述课文时,我看见你笑了,是吗?”他点了点头。我又继续说:“你看用哪个词形容你当时的笑合适呢?”他很敏感,脸红了,低声说:“‘讥笑’、‘耻笑’。”我说:“这两个词有什么意思?”他说:“由于看不起人而笑话人。”我说:“是啊,尊重别人是应该有的道德风尚,虚心才能使你进步的更快。”从此以后,他常常主动帮助后进生学习,上学期还被评为学校的“三好”学生。
该教师所运用的是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单选题]
查看材料- A.说服法
- B.自我批评法
- C.奖励与惩罚法
- D.陶冶法
-
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
- 正确
- 错误
-
小学教育目的就其本质来说,是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
- 正确
- 错误
-
我国在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采用的是道尔顿制教学形式。( )
- 正确
- 错误
-
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毫无积极意义。( )
- 正确
- 错误
-
班主任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采取统一的教育方法。( )
- 正确
- 错误
-
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无条件的。( )
- 正确
- 错误
-
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提法具有时代性。( )
- 正确
- 错误
-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
- 正确
- 错误
-
义务教育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
- 正确
- 错误
-
德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 )
- 正确
- 错误
-
教学过程是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对于任何学科来说,教学过程有固定的程式。( )
- 正确
- 错误
-
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7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 )
- 正确
- 错误
-
疏导原则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
- 正确
- 错误
-
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教育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
- 正确
- 错误
-
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
- 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 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 D.重视能力的培养
- E.重视个别差异
-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有别于其他社会制度,概括起来有以下哪几方面?( )
- A.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学生都可以获得全面发展
- B.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 C.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 D.优越的社会制度保证教育的极高的社会效益
- E.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
弗洛伊德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
- 正确
- 错误
-
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
- A.公共性和生产性
- B.公益性和免费性
- C.科学性
- D.国际性
- E.终身性和未来性
-
教师考核应注意遵循下列哪些原则以利于教师积极性、创造性的调动,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 )
- A.科学性原则
- B.客观性原则
- C.公正性原则
- D.准确性原则
- E.激励性原则
-
下列属于后进生的心理特征的有( )。
- A.强烈的荣誉感
- B.不适度的自尊心
- C.学习动机不强
- D.意志力薄弱
-
中国封建社会出现过的学校教育的类型有( )。
- A.官学
- B.私学
- C.骑士学校
- D.书院
- E.社区学院
-
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 )。
- A.社会
- B.知识
- C.儿童
- D.教育制度
-
教育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措施有( )。
-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 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 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 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 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
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
- A.四书
- B.文法
- C.修辞
- D.辩证法
- E.论语
-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 )。
- A.杨贤江
- B.蔡元培
- C.康有为
- D.徐特立
- E.陶行知
-
预防问题行为的关键是( )。
- A.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
- B.建设优良的校风与班风
- C.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 D.改善学生的人际环境
-
我国唐代的教育家韩愈提出教师应“以身立教”,这样的教师才会“其身亡而其教存”。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中的( )。
- 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B.师爱
- C.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 D.职业信念
-
据《论语》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诗、书、礼、易、乐、春秋”属于“四教”中的( )。
- A.文
- B.行
- C.忠
- D.信
-
小学生的思维( )。
-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
- 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 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 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
在学期即将结束时,教师为了解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情况而进行的考试属于一种( )。
- A.形成性评价
- B.总结性评价
- C.配置性评价
- D.非正式评价
-
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
- A.熟悉教材
- B.分析教材
- C.巩固知识
- D.理解教材
-
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 )。
- A.教育的终身化
- B.教育的多元化
- C.教育的民主化
- D.教育的全民化
-
实行双轨制的国家以( )为代表。
- A.英国
- B.美国
- C.苏联
- D.中国
-
墨子的教育思想中,除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外,主要的思想是( )。
- A.“兼爱”和“非攻”
- B.“弃仁绝义”
- C.“道法自然”
- D.“化性起伪”
-
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 )。
- A.班主任
- B.兴趣小组
- C.少先队
- D.班集体
-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主要方法是( )。
- A.观察法
- B.测量法
- C.调查法
- D.书面材料分析法
-
主张“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家是( )。
- A.夸美纽斯
- B.赫尔巴特
- C.杜威
- D.布鲁纳
-
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是( )。
- A.个性的自由发展
- B.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
- C.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 D.学生各门功课成绩均好,不偏科
-
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 )。
- A.阶级性
- B.生产性
- C.等级性
- D.相对独立性
-
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学校教育( )。
- A.并不重要
- B.是教育的主体形式
- C.是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 D.教育形式更为灵活,是非制度化的教育
-
“教育能够干什么”是( )。
- A.教育的属性
- B.教育的目的
- C.教育的功能
- D.教育的效应
-
教育者单纯强调人的自然性就会导致( )。
- A.教育万能论
- B.儿童中心论
- C.环境决定论
- D.遗传决定论
-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是指( )。
- A.多元教育
- B.终身教育
- C.民主教育
- D.全民教育
-
对被评价对象作出鉴定,区分等级,了解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这属于( )。
- A.诊断性评价
- B.形成性评价
- C.总结性评价
- D.相对性评价
-
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 )。
- A.小学教育目的
- B.小学教育目标
- C.小学教育原则
- D.小学教育内容.
-
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是( )。
- A.培养无条件效忠于国家的武士
- B.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
- C.培养演说家和雄辩家
- D.培养虔信上帝的宗教人士
-
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是( )。
- A.卢梭
- B.洛克
- C.赫尔巴特
- D.斯宾塞
-
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
- A.并不重要的时期
-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 C.没有效果的时期
- D.最不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
采取一个模式,用一个标准要求学生,这根本上是对教育上的( )的关系及其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所致。
- A.自然性与社会性
- B.受动性与能动性
- C.共性与个性
- D.方向性与现实性
-
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
- A.导向性原则
- B.疏导原则
- C.因材施教原则
-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指向为( )。
- A.发展个体功能
- B.改造社会功能
- C.政治伦理功能
- D.发展经济功能
-
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
- A.课程目标
- B.课程标准
- C.课程计划
- D.教科书
-
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 A.中国
- B.日本
- C.新加坡
- D.德国
-
给中世纪脱离儿童实际生活的经院式教学以沉重打击的进步是提出了( )。
- A.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 B.启发性教学原则
- C.直观性教学原则
- D.巩固性教学原则
-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
- A.中国进入近代社会
- B.学校制度的建立
- C.各级各类学校的出现
- D.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