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甘肃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专家深度预测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试述小学教育研究的一般步骤。

  2. 简述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

  3. 简述少先队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

  4. 表述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过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 简述现代教育生产性的表现。

  6. 筒述我国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7. 对于我国小学教学工作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学原则有:目标原则,教育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和掌握知识结构、少而精原则,__________,巩固性原则,及时反馈原则,等。

  8. 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

  9. __________是少先队员的主要任务。

  10. __________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更是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11. 教育学的任务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__________

  12. 少先队对少年儿童进行__________教育,主要是教育少年儿童学习革命先辈英勇献身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以革命前辈为榜样,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不断前进。

  13. 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__________和公正评价权。

  14.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__________

  15. __________是根据课程计划对学科设置的要求,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它具体规定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教材内容的范围和结构、教学进度和时间以及教学法方面的要求。

  16. 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

  17. 我国小学目前进行教学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即平时所说的上课,或叫班级上课,主要由教师在教室里直接面对全班学生组织教学活动。

  18. __________是指培养学生具有对一切事物的正确的基本思想观点。

  19. 家庭的亲密性也决定了儿童尤其是__________年龄儿童更容易接受来自家长的教育和影响。

  20. __________是指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21. __________原则是指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师既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提高道德认识,又要指导学生进行实践锻炼,把提高道德认识和培养道德行为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人。

  22. 具体学习活动(齐读课文、抄字词、做计算题、解应用题、写一篇作文、听别人朗读、听别人回答等具体学习活动)的目的要求是__________动机。

  23. 建立班内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主要靠班主任在集体中的__________作用,需要班主任付出大量的创造性的劳动。

  24. 课外活动小组是以__________结合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具体条件而组成的,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经常性活动的组织。

  25. 小学课外活动的主体是__________

  26.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教育具有__________

  27.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通常把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称为(  )。

    • A.校长
    • B.班主任
    • C.班集体
    • D.学习小组
  28.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  )。

    • 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
    • B.循序渐进
    •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 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29. 教师通过口头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判断、推理获取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

    • A.讲授法
    • B.谈话法
    • C.讨论法
    • D.参观法
  30. 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

    • A.20世纪50年代
    • B.20世纪60年代
    • C.20世纪70年代
    • D.20世纪80年代
  31. 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  )。

    • A.间接地获得知识
    • B.获得间接经验知识
    • C.有教师帮助去获得知识
    • D.有同学帮助去获得知识
  32. 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创立者和领导者是(  )。

    • A.中国共产党
    • B.中国共青团
    • C.共产儿童团
    • D.劳动童子团
  33. “理论不能脱离实际,事实不能离开空想”体现了(  )。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B.因材施教原则
    • C.巩固性原则
    • D.启发性原则
  34.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 A.导向性原则
    • B.疏导原则
    • C.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35. 最基本、最主要的教育形式是(  )。

    • A.家庭教育
    • B.社会教育
    • C.学校教育
    • D.社区教育
  36. 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

    • A.团队活动
    • B.班级活动
    • C.政治工作
    • D.教学
  37. 班级教育活动的中心形式是(  )。

    • A.提出集体奋斗目标
    • B.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 C.形成良好的班风
    • D.组织主题班会
  38. 教育科学研究起源于(  )。

    • A.科学研究
    • B.教育规律
    • C.教育理论
    • D.教育实践
  39.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  )。

    • A.提高国民素质
    • B.提高学生能力
    • C.提高综合素质
    • D.提高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40. 教师的根本职责是(  )。

    • A.教书育人
    • B.课程开发
    • C.思想教育
    • D.关心学生健康
  41. 综合课的中心环节是(  )。

    • A.组织教学
    • B.复习检查
    • C.讲授新教材
    • D.巩固新教材
  42. 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接触和了解研究对象,搜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结论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是(  )。

    • A.教育观察法
    • B.教育调查法
    • C.教育经验总结法
    • D.教育实验法
  43. 有的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则“大器晚成”,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 A.顺序性
    • B.阶段性
    • C.不平衡性
    • D.差异性
  44. 下列不属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是(  )。

    • A.政治教育
    • B.思想观点教育
    • C.道德品质教育
    • D.理想教育
  45. 课外活动的主体是(  )。

    • A.教师
    • B.学生
    • C.少先队组织
    • D.学校管理人员
  46. 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于(  )。

    • A.1985年
    • B.1989年
    • C.1993年
    • D.1995年